说于魁智就肯定要提李胜素,《传承者》的节目上也是这两位一起出演的《四郎探母》,节目里于魁智也说了,二人的合作有二十年了,从李胜素还是实习生开始,二人就开始合作,之后二人随团去台湾演出,一出《四郎探母》唱哭了厅明所有台湾同胞,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带或弯着老人们去看京剧的年轻人。
要说于魁智李胜素的表现,从之后观察员陈道明的点评可见一二:京剧听过很多,但这么流畅细腻的唱功还是第一次遇到。之后又说,不是年轻人不爱听京剧,而是“活儿不好”,愿意钻研,愿意把每一出戏演到极致唱到极致的人不多了,否则每一场都像于李二人的这么精彩,不愁没人看。
李胜素还是梅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上上期有胡文阁的《贵妃醉酒》,他说他是乾旦,李胜素就是梅派传人中的坤旦。
要说表扮团告现,本就是仁者见仁的东西,表现和造诣没有评价的标准,获奖、头衔等等都不能作为评判标准,只能在他们一次次演出中去看,或者有幸能看到这两位的文字作品才能真正感受到。
大概地说吧,于魁智李胜素二人的艺术造诣相差仿佛,表现与二人以前的演出也没有大差别,但要比现在那些大红大紫的影视演员或者影视剧演员出身的明星,高了不只一两个档次。
于魁智李胜素,可能没接触过京剧戏曲的人根本没听过,但要是票友,可以说没有人不知道,喜爱京剧的年轻网友管历碰这二人亲切地叫“于院于老板”、“素素”。这类称呼很多,毕竟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但也从另一面反映了于魁智李胜素在京剧爱好者心目中的位置。
《传承者》里面的戏曲意象已经很多,但是这么正宗的京剧唱腔、这么正宗的文戏应该还是第一次见,有许多观众说“终于等到你”,票友们对于两位京剧大师的热爱不比追星的人差。
如何评价二人的表现?评价不了。就像在节目中,观察员还有青年团的几位年轻人说的:在这样的大师面前,说什么都有吹捧之嫌,说什么都会明显地感觉到自身的粗鄙。青年团里面也有好几个学戏曲的,所以他们的评价都变成了请教、钦佩。前面网友说得很对,知乎上的那些“如何评价”的问题,虽然开放了网友们的思维,谁都能说一嘴,但是明显智者见智的事情,评价的部分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更多的变成了探讨和普及。
那么纳旁本人也来评价一下吧,这二位的表现还是如以前一样出彩肢茄谈,因为是文戏,没有了打斗,没有了绝活,只能靠听,没听过听“过不过瘾”,老票友看“有没有范儿”,于李二人的范儿足足的,尤其是于老板唱的时候,眼睛带光,根本不觉得眉飞入鬓是画出来的,并且让观众感觉四郎本应该是这种形象,这个性格。后面的京歌也听出二人的功底了,尤其是京韵,一般的演员是根本唱不出来的,你说表现好不好。(不吹捧就没有办法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