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经济景气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和延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扭转前一轮周期中低迷的消费和投资预期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新里程,创造了与世界经济全面对接的新机遇,开放型经济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加之,这一时期,我国消费增长速度虽有所加快,但由于投资高增长,高投资、低消费的矛盾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趋于加剧,最终消费率不断趋于下降,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张,导致制造业和宏观经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趋于进一步上升。
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加剧。从2002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2002年至2007年平均增速高达25.8%,各年增幅依次为16.9%、27.7%、26.6%、26.0%、23.9%、24.8%。与此同时,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特别是实际工资收入增速相对低于GDP增长,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支出预期恶化,导致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仍相对较慢,消费慢于投资的幅度相对拉大,结果我国最终消费率不升反降。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的61%降至2003年的56.8%和2004年的54.3%,2005~2007年进一步降至51.8%、50%和49%,创造了历史最低点。
固定资产投资迅猛扩张,导致制造业每年新增大量产能,加剧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有限,不得不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依赖。如2005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7%和80%,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2%和69%。目前,不少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企业不得不到国际市场寻找出路。
新一轮增长期以来出口依存度继续大幅上升。从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我国开放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就赶上了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14%上升到1990年的29.6%。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继续稳步提升,到2000年升至39.6%。自2002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急剧上升。出口增长速度从2001年的6.8%上升到2002年的22.4%,之后四年出口连续保持了高于20%以上的超常规增长,对新一轮经济景气的启动和延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由于外贸增速显著高于此期间GDP的增速,外贸依存度迅速从2001年的38.5%攀升至2005年63.6%,2007年进一步升至66.2%,短短六年间提高了27.7个百分点,相当于此前1978~2000年22年间提高幅度29.6个百分点的93%。
净出口对GDP贡献进一步上升。2002年以来,由于外贸持续高速增长,顺差明显增加,即使是按支出法计算净出口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2007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1.0%、6.0%、24.1%、19.5%和16.1%,特别是2005年以来净出口对GDP增长分别贡献了2.5个、2.2个和1.84个百分点。如果按照需求导向法分析,这一轮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将会更大,估计年平均贡献将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