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度和平衡常数有什么不同?

2024-11-20 15:34: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解离度是分子比值。平衡常数是离子浓度乘积和分子浓度比值。平衡常数不随温度变化,适用范围更广。

回答2:

不一样。
解离度=已解离离子浓度或个数/分子总浓度或总个数
电离平衡常数=已电离离子浓度(系数做幂次方)之积/未电离分子浓度(系数做幂次方)
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已解离的分子数和原有分子数之比。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解离度相当于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其大小反映了弱电解质解离的程度,α越小,解离的程度越小,电解质越弱。
其大小主要取决于电解质的本身,除此之外还受溶液起始浓度、温度和其它电解质存在等因素的影响。
在特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溶剂性质、离子强度等),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方程式系数幂次方)乘积比或反应产物与反应底物的浓度(方程式系数幂次方)乘积比。

回答3:

药效又叫做药物效应或药理效应,即是药物初始作用引起的机体原有生理、生化等功能或形态的变化,比如失眠的患者,使用了唑吡坦,产生了镇静催眠的效果,镇静催眠就是唑吡坦产生的药效。我们用了药,当然是希望药物可以产生药效。那其实药效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有三个参数,会对药效产生影响,分别是酸碱性、解离度和PKa。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三个参数是怎样影响药效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为什么解离度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解离度即是药物解离的程度。我们所用的有机物药物,大多数是弱酸或弱碱药物,当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只有部分药物可以解离,以解离形式和非解离形式共同进行存在。解离形式即是离子型,非解离形式即是分子型。通常药物被吸收是以非解离形式被吸收,在通过生物膜后,又需要解离成解离形式才能被吸收,而这些过程都跟解离度有关系。

由于在体内的不同部位,pH的情况不同,会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从而使药物解离形式和非解离形式比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跟解离常数(pKa)和体液介质的pH有关。从而我们就知道了,解离度跟解离常数(pKa)和体液介质的pH有关,而解离度影响了药效。那这种关系这样去描述呢?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

式中,【HA】和【B】分别表示非解离型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的浓度,【A-】和【HB+】分别表示解离型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的浓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去计算出药物解离形式和非解离形式的比例。而且通过观察公式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时,分子型(非解离型)所占比例高;碱性药物的消化道pH大于pKa值时,分子型(非解离型)所占比例高;当pKa=pH时,分子型(非解离型)和离子型(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

而当pH变动一个单位时,【分子型/离子型】的比例随机变动10倍。药物大多数以分子型被吸收,由此可见,消化道pH对药物的吸收是有较大影响的。如弱酸性药物水杨酸和巴比妥等药物,在呈酸性的胃液中呈非解离型(分子型),容易被吸收;奎宁、麻黄碱、氨苯砜、地西泮等弱碱性的药物在呈酸性的胃液中呈解离型(离子型),难吸收,在呈碱性的肠液中呈解离型(分子型),易吸收。所以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酸性药物在酸性的条件下易吸收,碱性药物在碱性的条件下易吸收。

得到的这些结论,是有实际的意义的。比如说当一个药物难吸收时,是有可能通过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从而对药物的解离常数产生较大影响,来使药物变得容易吸收的。比如巴比妥酸pKa值约4.12,在生理pH7.4的时候,99%以上呈离子型,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而当把巴比妥酸改造为苯巴比妥后,pKa就达到了7.0~8.5,在生理pH下,约有50%左右以分子形式存在,从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