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剪掉辫子的原因:
留发,我们可以理解为蓄发。其实,不止清朝,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民众是有蓄发的习惯的。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于头发,是不可毁伤的。清初,民众的反抗,严格意义来说并不是反对蓄发本身,而是反对薙发,即剃去前额头发。当然,民众的反抗也证明了头发的重要性。不过话又说回来。一旦前额头发的头发被强制剃去,其余头发以辫子的形式保留下来,并延续成为一种传统,是很难改变的。而当政府提倡剪断辫子时,无疑是向头发本身宣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家在内心深处是极为排除的。
当然,辫子在社会上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有200多年来,民众的习惯和审美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就习惯而言,以前看来是一种负担或者麻烦,到了二十世纪初却未必如此。几代人的传承,民众已经习惯了有东西拖在脑袋后面。同时,在北方辫子被赋予了诸如保暖之类的功能,这对民众而言是比较实用的。相反,剪掉辫子既打破了既有的习惯,也有弱化其功能的一面,大家在心理上也是难以割舍的。
就审美而言,习惯加深了辫子的流行。经过百年演化,最初被视为丑陋的辫子,也开始变得美观起来。在当时,剪掉辫子,露出秃秃的光头是犯人才有的装扮。所以,民众不愿意剪掉辫子倒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革命的进行,剪掉辫子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到了后期,剪辫子更多地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即便如此,大约过了十年时间,辫子才在各地陆续消失,其过程虽然曲折,但也不算漫长。
不过,剪掉脑后的“辫子”相对容易,而甩掉心中的“辫子”则比较困难,彻底废除辫子等封建陋习则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俗话说,头发代表着精血,生养自己的父母。所以不难理解很多古装电视剧中,人们通常用剪掉鞭子来表决心。随着头发的逐渐增长,人们一层层的编辫子来记录岁月的流逝。而且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千年,清朝灭亡后一个崭新的时候到来,很多人不愿意剪掉辫子自然也能够理解了。毕竟这是过去深根蒂固的传统,不是一时间就可以改变的。
为什么不愿意剪掉鞭子?这和老百姓遗忘了“薙发令”这段历史,有很大关系。清人对“发”字的使用非常小心翼翼。因为它会令人产生一种联想,以千钧之重来形容一发,似乎是对薙发政策的不满。千钧一发也是由此得来。
清朝政府花了八十余年修纂《明史》,但这部史书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过一发千钧或者千钧一发这样的词语。同样,《清实录》里同样找不出“千钧一发”这个词。这说明,在清朝,发字是个极其敏感的字眼,剪头发更是代表着对朝廷的大不敬。
对于剪辫子这一行为反抗最激烈的应该是辜鸿铭了,这可算一个典型。
“辫子”承载着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辫子推为“国粹”。更如那句古话所说:“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
很多人不愿意剪掉自己的辫子,可能是心里对于过去的封建礼教的信仰依旧根深蒂固,无法理解新的制度,对于人们来说很陌生,接受不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应该有很多人就这么剪了辫子,毕竟自己的几辈人都留辫子,乍然剪了,总归不适应,对于未知的人们总是充满恐惧吧
身体发肤授自父母不可弃也!自古国人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是孝道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满清入主之前就有这样的传统了。满清只是剃光了耳尖之前的头发并结辫子还不得不杀了很多人才落实下去。所以民国要学西洋剪去长发,做假洋鬼子不仅辱没了人格祖宗,更是辱没了民族和国格,是万万不可的。
那是当然,就像现在一个不想出家的男人再去留道士那样的发型,必然不被主流文化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