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散官和勋官:
唐朝沿置了散官和勋官,贞观后散官开始分文武。曾规定:职事官与散官、勋官合班,则文散官居职事官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
1)唐文散官:
唐初高祖武德年间的文散官定制为:
开府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从一品;
特进、右光禄大夫,正二品;
散骑常侍,从三品;
太中大夫、通直散骑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从四品上;员外散骑常侍,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散骑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骑侍郎,从五品上;员外散骑侍郎,从五品下;
朝议郎、承议郎,正六品;通议郎、通直郎,从六品;
朝请郎、宣德郎,正七品;朝散郎、宣义郎,从七品;
给事郎、征事郎,正八品;承奉郎、承务郎,从八品;
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文林郎、将仕郎,从九品。
共二十九阶。
太宗贞观十一年略作改动调整,仍为二十九阶,成为永制:
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
特进为正二品,光禄大夫为从二品;
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
正议大夫为正四品上,通议大夫为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为从四品上,中大夫为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为正五品上,朝议大夫为正五品下;
朝请大夫为从五品上,朝散大夫为从五品下;
朝议郎为正六品上,承议郎为正六品下;
奉议郎为从六品上,通直郎为从六品下;
朝请郎为正七品上,宣德郎为正七品下;
朝散郎为从七品上,宣义郎为从七品下;
给事郎为正八品上,征事郎为正八品下;
承奉郎为从八品上,承务郎为从八品下;
儒林郎为正九品上,登仕郎为正九品下;
文林郎为从九品上,将仕郎为从九品下。
2)唐武散官:
唐初高祖武德年间置散号将军以加武士之无职事者:
辅国大将军,正二品;镇军大将军,从二品;
冠军将军,正三品;云麾将军,从三品;
忠武、壮武、宣威、明威、信远、游骑、游击将军自正四品上到从五品下。
太宗贞观十一年,设置武散官,也是二十九阶:
骠骑大将军为从一品;
辅国大将军为正二品,镇军大将军为从二品;
冠军大将军为正三品,云麾将军为从三品;
忠武将军为正四品上,壮武将军为正四品下;
宣威将军为从四品上,明威将军为从四品下;
定远将军为正五品上,宁远将军为正五品下;
游骑将军为从五品上,游击将军为从五品下;
昭武校尉为正六品上,昭武副尉为正六品下;
振威校尉为从六品上,振威副尉为从六品下;
致果校尉为正七品上,致果副尉为正七品下;
翊麾校尉为从七品上,翊麾副尉为从七品下;
宣节校尉为正八品上,宣节副尉为正八品下;
御武(侮)校尉为从八品上,御武(侮)副尉为从八品下;
仁勇校尉为正九品上,仁勇副尉为正九品下;
陪戎校尉为从九品上,陪戎副尉为从九品下。
另外,唐显庆三年置授予外国首领的武散官,有十六阶:
怀化大将军为正三品上,怀化将军为正三品下;
归德大将军为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为从三品下;
怀化中郎将为正四品下,归德中郎将为从四品下;
怀化郎将为正五品下,归德郎将为从五品下;
怀化司阶为正六品下,归德司阶为从六品下;
怀化中候为正七品下,归德中候为从七品下;
怀化司戈为正八品下,归德司戈为从八品下;
怀化执戟长上为正九品下,归德执戟长上为从九品下。
3)唐勋官:
唐高祖武德七年沿用了周隋的十一等勋官,唯改其名称,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自正二品至从七品(四品以下为各品上阶)。贞观十一年,改上大将军为上护军,大将军为护军,以后成为永制。勋官十二转,转数多者为贵。
《百度知道》
一品宰相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