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2024-11-23 11:47:2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诸因素中,美育有着特殊的意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美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但在课程美育中人们往往认为责任只在音乐、美术等,却未能意识或重视到其它学科也都能够而且应该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总之,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中的德育必须通过美育才能完美地实现。“寓德于教”的提法是不错的,“文道结合”的观点也早已有之,如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提供了理论根据。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会产生种种困惑,如1篇游记教完了,于是总结说:“文中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呢?……”难道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学生的确深受教育了吗?再说,语文有其自身的特点,诗赋文章中似乎并非篇篇“载道”,处处“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牵强地给所有的作品贴上什么标签,这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种因素能够贯穿于诗文的始终而无所不在,这就是——美。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语言美……一言以蔽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悦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们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标。众所周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了几代青年,使他们成为共产主义新人。有一位科学工作者曾经说过,就是那些优美的山水诗和写景游记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洁净美丽,并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环保事业的。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 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讲的“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体现了无声之教主。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都能起精神、品德、情操上的陶冶和感染作用。而作为含有丰富情感、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更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是极其深远的。同时,语文学科居于教改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而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使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转化有培养。
(一)形象美蕴涵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追求高尚品质精神美
“情”包蕴在课文内容中,“境”是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整体画面。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小朋友通过感官,置身丰富、逼真的气氛中,可以驱动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述,精彩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电教设备的运用,创设一种审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潜移默化到接受审美教育。
凭借插图、录像展现美。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画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小朋友看图,既培养了小朋友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如《古井》是一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的散文。教学时,我先让小朋友读通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村子东头的古井,附近是络绎不绝的担水人,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小朋友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
采用音乐渲染,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小珊迪》时,我边吟诵课文,边播放抒情的曲子,让小朋友在音乐中,诱发情感,体会小男孩的美好心灵,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
凭借语言描述渲染美。教师在领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用紧扣课文主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课,并适当配合一些体态语言,同样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小朋友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优美的语言是从精彩的词句中品味出来的。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如《触摸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盲童留连于花繁叶茂中”的绮山丽水的画卷。他用触摸这一词语,写出了盲童对触摸春天的感触,作者由静到动描绘了春天大自然的美景以及盲童是怎样触摸春天的。细细赏析,还能诱导学生将热爱桂林山水的情感升华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激情。
(三)真实的情感需要我们细读默念,体会情感美。
小学语文课文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并把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而朗读表达最能以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情感来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情感美。《观潮》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尽情地游览了迷人的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结束部分,我请学生说说体会,有的说,杭州真美啊!有的说,我真想到杭州去看看,有的说杭州西湖就好象一位美丽的少女。学生读着,说着,激动与自豪也溢于言表。
二、联系实际,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从中感受美。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几乎囊括语文教学的全部手段,可以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传播文化知识,训练读写能力,增强思维意识,到陶冶性格情操,确立人生理想,无所不包。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走出教材,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既是必要也是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
语文教育的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马上就生动活动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可以得之于心而应之于笔。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并在感受的同时构造起有情感依附的文章。
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描写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的训练。抓住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和准确的审美指向和良好的审美心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的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性格情操。有了对美的世界的感受,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
创造美要靠丰富的想象。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生不仅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创造美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表情朗读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既是一种欣赏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者仿佛置身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将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态度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然后通过朗读时的音调、姿态、表情,再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北大荒的秋天》是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北大荒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篇语句优美的文章还需要多作解释吗?此时与其让学生听老师枯燥无味的分析,不如让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朗读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妙处。于是我就指导学生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集体读。在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地点拨提醒他们一边欣赏体会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感情,一边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再现北大荒的秋天之美,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再创作的快乐。
三、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上,我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兴趣阅读抓课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二)读好书好读书,审美观悄然而生。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教育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萌发的。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体会读。言显心声,行露思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他的内心,展现着他的精神风貌。作者写人,正是通过对人物想的、说的、做的及脸部表情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因此阅读时,要抓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外貌描写体会着读,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人物之美、作品之美。
抓精彩句段琅琅地读。学生课外阅读时,大多是无声的读,即默读。默读较利于理解内容和中心。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句段,则应要求学生琅琅地读。通过眼、口、脑、耳化无声的文字为琅琅有声的语言的阅读,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有助于记忆精彩句段内容,想象情境,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人物美和文辞美。
抓意境想象读。为了引人入胜,作者都比较注意意境描写。如有的在开头,或揭示故事的广阔背景,或渲染某种浓烈的情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往下读;有的在文中,对具体事物作细致而传神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思绪,使之生发想象和联想,得到美感体验;有的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命运或作品的旨意给读者留下思维的空间,让读者体味、辨析、感悟。因此,阅读作品中这部分内容,应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使自己入境入情,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和鉴赏作品的意境美。例如,在教《台湾蝴蝶》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偏偏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袅袅飘动。”“这些蝴蝶谷温暖如春,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两句话展开想象,把头脑中能想到的蝴蝶样子及其周边环境通过添画方式表现出来,使原来由三个个体组成的单调板画顿时活跃起来,黑板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大小蝴蝶,它们形状、颜色、飞行的姿态各不相同,山、石、水、花等组成的背景更是烘托出一片群蝶飞舞的热闹场面。学生的审美兴趣得到激发,他们在平淡之中发现了神奇,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他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审美对象外现的形、质、色,还有画面所内涵、所跃动的灵性之美。
抓构思、布局联系地读。小学生口述见闻或作文,常常是平铺直叙,教师总叹学生说话、写文章层次不清或谋划篇布局能力差,其实是学生缺少见识和锻炼。课外阅读时,应要求学生读了后面联系到前面是怎么写的,读到结尾联系到开头是怎么写的,读了这篇文章的构思、布局,联系自己平时是怎样布局谋篇的。在联系比较中知道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不仅要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还要巧妙布局,有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使感受读物的结构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大舞台。
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完成对美的创造呢?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如下三个步骤:1、指导观察;2、启发讨论;3、完成创造。有一次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发现生活中的美》,我先给学生一天的观察时间,让他们寻找观察生活中美的人、事,第二天上课启发学生当堂讨论,由于学生有了前一天的准备。因此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学生都观察到了生活中的美的事物。有的说,我的妈妈长得美;有的说,××同学的心灵美;还有的说,家里的某一盆花长得美。通过启发讨论,学生的思路打开,创作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完成对美的创造。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美同样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讲述童话故事,丰富美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儿童对内容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的童话和故事最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多听健康的童话、故事,对于他们学习语言、养成美德和形成美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行为习惯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摹仿性。讲童话、故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向他们的头脑中充实美的语言和美的形象的过程。儿童头脑中美的形象多了,鉴赏美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讲述一些童话、故事。
(二)审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比的方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与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融会贯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文体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回答2:

【英盛观察】

(一)注意搜集美的信息,用心发掘教材中的美
语文教学是门综合艺术,而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础在于深入钻研和吃透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去把握教材的实质,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另外,教师还要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材,发掘教材中的“美”,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和发现美的存在。语文课是富于美感的,通过课文的美感 ,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知与体验 ,使学生在课文中获得美的感受。
(1)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物的美,如奔腾的骏马,开屏的孔雀,苍翠的青松,幽馨的兰草,咆哮的黄河,湛蓝的碧海,以致皓洁的满月,眨眼的繁星等,都是自然中散发着灵性的美。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篇章都选进了语文教材中。虽然这些“自然界”的秀丽风光是经过作者“雕琢”和“润色”过的,但美中的自然依然存在,仍旧在陶冶着人们的心境。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和美的感受。如《黄山奇石》中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文中把黄山的奇石唯妙唯俏地表现出来。在《秋天的图画》中描写秋天丰收时的情景中有“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烘烘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使孩子们对秋天的美景充满遐想,脑海中不时浮现出秋天那金黄的丰收的景象,同时也使他们深深地爱上了美丽的秋天。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不同角度去体验。我们在感受自然美时更要从文本当中体会。例如去年我们学校组织老师去外地交流,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其中有二节公开课,就把语文教学和美育融合在一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把我的听课笔记摘录整理如下: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
这段话写了荷花的形状及颜色的静态美,教师先引导学生以词语去感受、品味荷叶、荷花、花瓣、花骨朵、莲蓬,并展开想象体会作者从独特视角观察和描写荷花的精妙之处。
a.过渡:荷花的清香诱人,它的形态也的确引人入胜,同学们请看挂图。教师再以图激情,让鲜明的图画,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又一次高潮。
b.图文对照,自由默读。用~~标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用()标出荷花的各种形态。
c.学习写荷花的句子。
(a)学习写花骨朵的句子。
1、读这句话,感觉怎样?
2、通过哪些词表现的?
3、请你读读这一句,评一评,再读,师读,生读。
4、总结学法:整体感知——抓重点词——品读悟情。
(b)学法迁移,半扶半放学习写荷花“才展开”和“全展开”的句子。
d.学法迁移,放手学习写荷叶的句子。
e.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懂得花如此娇艳动人,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正因为有荷叶的“挨挨挤挤”、“碧绿”、“大”、“圆”,才有千姿百态,生机蓬勃的荷花。作者写花前对荷叶的描述,埋着伏笔,这正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
f.师,男、女生,分读总起句,及写花、叶的句子。
g.指导背诵第二段课文。
(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不禁由衷地感叹:“真是景如画,画如景啊!”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教师对于句序略加指点,自然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学生通过对荷花的形态、颜色等方面的体验,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荷花的自然美)。
另一堂课教学的是《草原》第一段,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放映内蒙古草原的录像,让学生感知草原的景色,然后在悠扬的《草原牧歌》声中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了后问:大家觉得草原怎样?学生回答:景色优美。再问:为什么?学生很快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等。接着教师问:“为什么草原无边却并不茫茫?”学生查出了“茫茫”有“看不清楚”之意,但草原空气清鲜,天空明朗,所以“并不茫茫”。 有的学生问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是怎么样的,教师又放出几幅中国画的录像,大家明白了,由于不用墨线勾勒,无边的绿色在纸上渗透、流淌,给人以“到处翠色欲流”的感觉。还有,“轻轻流入云际”怎样理解?由于绿色太丰富了,充满了眼前的世界,简直像是流淌的海水一样,绿色的“海水”直流到“天际”,就是地平线。这样通过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既学到语文知识,又开成了草原自然美的表象,较充分地感受到自然的美。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拿出画笔把心目中的草原景色画下来,画完后挂出草原的教学图片,两者比较更加体会到草原之美。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阅读其余部分的课文,从草原的自然美联系到草原人民的形象美和内在美。
在我们班,为了使学生增长这种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我要求学生结合附近的铜鼓西湖公园游玩,写一篇游记,重点写园内满眼绿色、碧草如茵的草地,各种颜色的鲜花和高大的树木。我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课外在家长陪伴下到万笏朝天、一线天、大段天柱峰等山水秀丽的景点去欣赏自然美景,然后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学生在描绘和赞美自然美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流露了对铜鼓人民勤劳、聪明的赞美和作为一个铜鼓人的自豪。
(2)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社会美
人类社会中的美,有个体的美,也有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同样也蕴涵着社会美,语文教材中相关社会美的文章也有很多,如《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琢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美,并引导学生发现它内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例如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外,我还问:廉颇说他如碰见蔺相如“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他的理由是什么?这些理由对吗?学生思考的结论是:廉颇的理由有二,一是“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显然不对,因为课文里明明写着“秦国最强”,秦王要换和氏璧,赵王和群臣考虑“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这些都说明廉颇虽然是能征善战,但至少在当时攻克不了秦国。我补充一句,《史记》中记叙,廉颇对秦作战中也打过败仗。二是认为蔺相如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这更不对,“完壁归赵”和“渑池会”中,蔺相如靠的是大智大勇,既置生死于度外又有过人的谋略、周密的考虑,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廉颇的表现表明他有什么弱点呢?学生们说,他心胸狭隘、自高自大,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争名夺利!对比之下蔺相如的心胸确是宽阔,他心里经常装的是整个赵国,个人名利只是放在次要位置上。你看,手下的人说他见了廉颇像老鼠见猫,他都不生气,只是平心静气地解释,这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但廉颇过而能改,也不愧是优秀将领。我要求学生课后查阅“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顾全大局”、“委曲求全”等成语,并思考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勇敢和智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格之美。
同时我认为,在发掘课文社会美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崇高美和悲剧美的教育。崇高美具有神圣性和庄严性,给人以阳刚壮烈之感。社会的进步需要经历种种艰难曲折,进步的人们往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沉重的代价。悲剧性作品虽然反映了正义、合理一方的失败和不幸,但他们的坚强不屈和美好人格却预示着守旧、黑暗的一方的必然失败和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给人以强有力的鼓舞和积极的审美感受。善于欣赏崇高美和悲剧美的人能够从审美活动中吸取巨大精神力量,塑造自身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但是近年来,小学生经常接触的以电视为主的媒体中,崇高美、悲剧美太少,搞笑的、谐谑的太多,格调低俗,兴趣低级,产生了不良影响,我认为是不可取的。有一次,学校里放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有些同学看到中国老百姓受日本侵略者虐待凌辱竟然发笑。这使我感到一个语文教师有加强崇高美和悲剧美教育的使命。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中“在这万分紧急关头”的“万分紧急”中提指怎样的情况?是不是指董存瑞感到自己处境万分危急?学生说,不,董存瑞想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战斗的胜败、战友们的安危,当时我军冲锋号吹响,我军战士发起冲锋,敌人的机枪吐着六条火舌,封锁了道路,但自己一时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眼看着我军战士就要遭受重大伤亡、冲锋会受挫折,这不是万分紧急吗?正是想到这些,董存瑞才下了舍身炸暗堡的决心,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啊!《丰碑》一课,我问同学们:为什么课文中写衣服“紧紧地”贴在牺牲了的军需处长身上?为什么战士们围在他身边,没有回答将军的话?同学们理解了,因为他只穿一件极为单薄的单衣,在呼啸的狂风和大雪中,衣服自然会紧贴着身体。在紧急的行军中,战士们停下来围着他不走,甚至不答将军的问话,是因为极度悲痛。可敬的军需处长,他把找来的棉衣全部都发下去给战士,连最后的一件棉衣都发给了别人,自已却只穿破旧的单衣在冰雪中冻僵了,战士们怎能不悲伤和极度激动呢!同学们在讨论发言中,都带着崇敬之情。
(3)、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美
从人工创造的各种东西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就是科学美。有关科学现象和自然现象的事情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如《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4)、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
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艺术是多姿多彩的。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中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的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指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指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
《赵州桥》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者构思奇特,借助赵州桥的磅礴气势,驰骋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的和谐统一,并运用排比句,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激情的讲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再现这些美,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文章中的艺术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教学时让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自己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和艺术美感,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和个性的张扬。
(二)注意创设美的情境,充分感受教学中的美
(1)感受语文教学导课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精妙的导语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起到“投石激浪”的作用。在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前,我班刚好有个活动,组织了学生去采摘,学生还沉浸在采摘的喜悦中。在教学前我亲切的对学生说:“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刚刚去果园采摘,请大家想象一下果园那一派丰收的的景象,大家是不是还很留恋呀?”学生门异口同声地说:“是!”精神是那么的饱满,情绪是那么的高涨。随后我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河北省的赵县去参观。看一看坐落在洨河上的赵州桥是何等的雄伟美观。”随即投影打出了一幅幅赵州桥美丽的彩图。这一放一收起到了很好的激情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2)、感受语文教学上课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从“动之以情”着手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义和意境的把握,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的愉悦。
在教学时要具有节奏美、语言美、灵感美、艺术美、心境美、意境美等等,把美无意识地渗透到语文的教学中去,教学一节课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有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提问,教师的回答,提问能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从学生的成长中发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了教学中的美。
如《桂林山水》一文是这样描写桂林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作者成功的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
(3感受语文教学结课美
 听过评书的人都知道,评书者在说书之后,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总能令听者回味无穷,并产生无尽的遐想,同时又激起了对后文内容强烈的欲知。这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有异曲同工处。常言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说书者要给听者设下悬念正如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回味一样,都要把握好这个结束部分、最后环节,使之成为“精彩之笔”。
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有时还要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此外,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因此结课与课首应能做到相互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一体,要对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课的方法很多,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想;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等等,显示了各自精湛高超的艺术。如在《凡卡》的结课时,老师先引导学生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去后,命运将会如何。学生积极思考时,再进一步设问:“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凡卡能跑回去吗?为什么?假如爷爷把他接到乡下,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吗?为什么?”这些设问,使学生思维形成“发散——集中——发散——集中”。此过程,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使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而且这样的结尾,让学生动脑、动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促进智能的发展。
结课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要因人而变,因文而导,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灵活地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从而使结课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产生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4)感受古诗教学中的美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既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又具有独特的音韵美、节奏美和状物抒情之美,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材料。。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古诗本身的特点,结合自然、活泼、童趣的教学方式,把古诗中蕴涵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自行感知和体会,充分感悟古诗中蕴涵的美育因素,把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融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古诗的教学之中,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如在唐诗《暮江吟》教学中,我出示图片,作必要讲解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太阳将要落山,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犹如碧玉,泛着绿波,一半犹如玛瑙,漾着红色的波纹。天逐渐暗下来,弯得像一把弓的月牙出现在天空,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多么迷人的夜晚啊!在领会诗的意境的基础上,我解答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这首诗读起来特别顺口”这个问题:首先是押韵,“中、红、弓”三字韵母相同,读起来就顺口;“其次是节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整齐中又有变化;再次是声调的变化,每个字都讲究平仄。“可怜”意思是“可爱”,但换了“可爱”就不好听了,同样,最后一句若改“似”为“如”,也就不好了。古人写诗是多么认真斟酌啊!祖国的古典文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里面有数不清的瑰宝,同学们现时主要是多读,多品味,至于学音韵知识可放在以后,到了中学和大学还会有学到更多音韵知识的机会。我注意到,同学们是那么认真地听和记,他们朗读和背诵都非常自觉和认真。
审美过程一般经历感知、感受、感动三个阶段。教学之始,摸准学生心理,采用多种手段,诱导学生朦胧的审美情趣是进一步审美活动的基础。意蕴悠长的古诗素有“一诗一画”的特点,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教师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学生在初步感知,产生审美情感后,就须以字词句的理解为抓手,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把诗中的景物、形象等加以再现,进一步激发其强烈的审美情感。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至此,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活泼美丽的春光图,活脱脱地出现在眼前,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引起了感情上的冲动和共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味和感受古诗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的绿色课堂。”[1] 是的,大自然是绚丽多姿的,到处都蕴藏着美的足迹。坐在春天的庭院里,到处鸟语花香,繁花似锦,孩子们不知不觉就会吟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来到夏天的小河边,看到嬉戏的鱼儿,脑海里就会浮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的情景,走进秋天的枫林,看到漫山火红的枫叶,感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贮立在冬天飞雪的窗前,看着傲然怒放的腊梅,品味“凌寒独自开”的高洁,或是来到江边,乘一条小舟,体会“独钓寒江雪”的孤寂,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美不胜收!
(三)注意拓展美的内涵,时刻体验生活中的美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阅读有着广阔的天地,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④ 在领略了课堂语文课本中优美的文字之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突增,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语故事》等儿童读物的学习,使孩子们对语文内在的美感受更深。如《三字经》是用三言诗的形式写成的,文字精练,语句通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它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文字表述更多的内容,包括少年儿童勤学上进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原则,应当了解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关于封建社会的必读书籍、关于历史演变的大体脉络以及历代名人刻苦好学的典型事例等,使最初接受启蒙教育的少年儿童能通过这本小册子即可了解儒家文化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精神。
(2)加强学生之间的体验性活动
学习了语文优美的语言和诗歌,在班队课上开展各种语文相关的学习活动,比如说成语故事大赛、三字经接力赛、古诗朗诵会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的乐趣,体验祖国的汉语文化,体验那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学生在娱乐中细细品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是一个释放活力、舒展灵性、锻炼能力又生动活泼的现象。
(3)促进之间的交流性活动
让学生交流好词好句,开展班级新闻活动,举办紧张、激烈、思维性强的辩论比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学会与此相关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学会了合作,知道了知识是靠平时积累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学生会觉得语文是美的。
引文注释:
① 席勒,《审美教育书筒》,转引自《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②《蔡元培全集》,转引自《美育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8月,第42页
③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97页
④ 转引自:http://www.mingyangwang.com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教育部
[3]《美学》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