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从王允那边借到七星宝刀,把刀立在了董卓的床前准备送给他。正好董卓生病了,不方便起身,就让吕布去牵一匹好马给曹操以示感谢。正好吕布也出去了,而董卓也面向里卧,曹操就想这是刺杀董方卓的唯一机会,就拿起七星宝刀准备行刺。
万万没有想到董卓的面前居然有面镜子,董卓看到镜子里曹操拿起了七星宝剑,就大声问曹操:“你要干什么?”
而这时,屋外董卓最精锐的侍卫也有所想动,曹操想如今刺杀被董卓发现,拼死一搏也不可能成功,于是曹操机智的说:“此刀正是我要献给东大人的礼物,正想拿给大人过目啊!”
董卓看到镜子里的曹操面不改色,而且宝刀镶有7块宝石,刀锋幽萃而洗练,他知道这的确是一件宝贝,便起身欲接过刀来。
曹操一等董卓接过宝刀就起身离开,而董卓被宝刀吸引着并没有阻拦他。曹操来到屋外,见董卓的是个铁甲士把他围住了。曹操没办法,只能杀出去了,而正好吕布牵马回来。
铁甲士对吕布大喊让他拦住曹操,可其实吕布已经对董卓起了杀心,因为司徒王允给他的筹码更大。如果曹操能杀掉董卓对他来说再好不过了。于是他没有阻拦曹操,而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看着曹操骑马走了。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介绍
1,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 ,《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
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卓
如果你要“接近于历史原貌”,那最好放弃“曹操刺董”这个故事,因为真实历史上,曹操根本没有行刺过董卓。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你让别人怎么“接近于历史原貌”?
很多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剧新《三国》里,不但和小说《三国演义》里一样刻画了一个行刺董卓的曹操,甚至还将曹操描绘成一个为行刺董卓而不惜屈身事贼、忍辱负众这么一个形象。但事实上,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发生过曹操刺董这档事。
按史书记载,董卓进京之后,由于大将军何进已被宦官所杀,军强马壮的董卓成了洛阳城中的最强势力,他迅速收编了多股原本听命于何进的势力,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策反吕布收编了丁原的部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权势,董卓又想出了废掉少帝,立献帝的招数,结果遭到了以卢植、袁绍等人的强烈反对,其中作为少壮派势力代表的袁绍公然悬节于洛阳东门,东奔冀州。
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因为袁绍当时所任官职是司隶校尉,司隶有点象后来的直隶,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而且拥有参劾百官的权力,而何进在谋诛宦官时还授予了袁绍“假节”的权力。所谓“假节”就是在军事行动中拥有绝对的指挥权,违令者斩。我们可见袁绍当时在朝中的权重。
作为袁绍在政治上的同盟者,曹操当时正是董卓极力拉拢的对象,被授予骁骑校尉之职。袁绍的离开对包括曹操在内的少壮派势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他们继续留在朝中,必然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最终很可能被董卓各个击破,因此,曹操迅速作出反应,也弃官逃出了京师,曹操出逃的方向是向西出武关,经中牟到陈留。
史书记载曹操在途中确实被中牟县的官员(史书记载是一位不知名的亭长)当作可疑人员截住,但当地官员有认识曹操的,有史书记载是县里的功曹,功曹是负责人事的官员,可以算是县令的副手兼师爷,结果曹操便这样又被放走了。
不论抓曹操还是放曹操的人,都不可能是陈宫,此时的陈宫,可能还在东郡做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陈宫与曹操的故事,这里暂且不提,我们需要澄清的是,曹操在当时根本没有刺杀过董卓,所谓的刺董,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但这个编造并不是完全凭空,因为野史记载,曹操年轻时还确实做过一回刺客。他行刺的对象是当时权倾朝野的中常侍张让,张让就是大名鼎鼎的十常侍中的一位,但就象故事里曹操刺董失败一样,曹操行刺张让也没成功,被张让发觉了,结果曹操“舞手戟于庭”,翻墙跑掉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记载,才让后人们创造出曹操刺董的故事来吧。
事实上,在当时,刺杀董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时很受董卓信赖的城门校尉伍琼就是一位真正刺董的义士,结果失败,被杀身亡。这位伍琼的故事,也很有可能是曹操刺董的灵感来源之一,不同的是,在故事里,曹操虽然行刺不成,但还是全身而退。但事实上,如果曹操真的单身前往行刺,逃走的机会是非常之小的。
曹操持王允所赠之七星宝刀立于董卓榻前。董卓前日染疾,不便起身,就让吕布去牵一匹好马来送给曹操以示感谢。曹操见吕布前去牵马,而董卓又面向里卧,知道这是刺杀董卓的唯一机会,便提起七星宝刀准备行刺。没想到董卓的前面有一面镜子,董卓从镜子里看到曹操提起了七星宝刀,便大声问道:“你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曹操听到了屋外有响动,正是董卓麾下最为精锐的侍卫——铁甲士。如今刺杀已被董卓发现,就算拼死一击也未必能够成功,于是曹操不退反进道:“此刀正是我要献给董大人之物,正要拿给大人过目。”董卓从镜子里看见曹操面无惧色,而且手中的宝刀镶有7块宝石,刀锋幽萃而洗练,知道的确是一件宝贝,便起身欲接过刀来。曹操见董卓来接刀,心想只要他收下宝刀,到时自己借口有事离去,即使刺杀不成也可以留下一条命来。但是屋外侍候的李儒此时走进屋内,看到曹操手中的七星宝刀,顿时大惊。他曾在王允府上见过此刀,决不会看错。而王允与董卓争权早已人尽皆知,现在七星宝刀在曹操手上,虽说是献宝,刺杀想必才是真。于是不等董卓下令,李儒已经召集了数十位铁甲士围在了房屋四周。
果然如同李儒所料,曹操一等董卓接过宝刀便起身告辞,董卓只是被宝刀吸引而并未阻拦。当曹操走出房门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数十个铁甲士围住了。他看见了一旁正在冷笑的李儒,明白自己的意图依然暴露,现在只有杀出去一条路了。于是曹操从腰间解下两只短戟,朝着包围最稀疏的地方冲了过去。董卓听见外面的动静,忙问近侍发生了什么事,被告知李儒正在指挥铁甲士截杀曹操。董卓大怒,正要拿李儒问罪,刚好吕布牵马回来。曹操看见吕布回来,大喊一声:“吕将军救我!”然后挥舞双戟朝吕布的方向杀了过去。李儒一面指挥铁甲士截杀曹操,一面对吕布高喊:“不要放走曹操。”但是他不知道,此时的吕布已经对董卓起了杀心,因为司徒王允给他的筹码更大。他本来也是见过七星宝刀的,之所以没有揭穿,是因为一旦曹操成功杀死了董卓,而自己便可以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了。于是他没有阻拦曹操,而是装出一副很奇怪的样子看着曹操骑上马逃之夭夭了。
董卓将吕布和李儒二人叫入房中询问刚才的事情,李儒如实禀告。董卓回想起曹操被自己发现是从容不迫的表情,突然意识到自己放过了一个大敌。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董卓府上能够追上赤岚的马只有赤兔而已,现在曹操估计已经跑出洛阳城了。
从吕布取马之时曹操准备刺杀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果敢的人。他明知道一旦自己刺杀了董卓,那么汉室之敌便会除去,而自己也将殒命。在这段时间里,足够李儒召集数百铁甲士把董府围个里三层外三层了。但是曹操并没有犹豫,这说明他对汉室足够忠心,也足够热血(毕竟还是年轻人嘛),不过也足够愚蠢,愚蠢到了不怕死的地步。他没有看出自己是被王允利用了。董卓一旦身死,手握大权者不出王允,而王允的残暴不在董卓之下,而且更是反复无常、阴险狡诈的小人之流,这从王允一手害死蔡邕就可以看出来。看来年轻的曹操还没有以后那样善谋。
其次,当他的刺杀行动被发现时,他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让董卓这样的枭雄都没能看出端倪,说明曹操此时已经有了成为英雄的最基本的品质——镇定。唯有镇定,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成功得到董卓的信任,这为曹操能够成功逃走奠定了第一个条件。
再次,曹操在计策彻底败露之后,能够当机立断,放弃原有计划,解下手戟自卫,这说明曹操在危机时刻也是很勇敢的。只有把命留下,其他的东西才是真的。而最后像吕布求救完全是曹操的突发奇想。他知道吕布和王允暧昧的关系,于是便把自己的命赌在了吕布手里。这是一场豪赌,但是曹操赢了,这说明曹操对于人际关系的把握是十分恰当的。这也成为了他后来能把各色人才留在身边为己用的原因。但是他也没想到,这个曾有意无意救了他一命的吕布,会成为他日后的一大劲敌。
曹操没有刺杀过董卓。董卓看重曹操的才干,想要“收编”他,来为自己服务。曹操早已看透董卓,所以改了名字,逃走了。不过历史上曹操确实有过类似的举动。曹操只身刺杀张让,被护卫发现,曹操手武长戟而退,竟无人能靠近他,这件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的原版。
当时还没有貂蝉的事情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