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经济方面的条件,包括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也有国际政治方面的条件,各国政府、国际经济秩序的情况以及各国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包括气候、土地、资源、国土面积、人口、地理条件等等。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高低决定商品生产的成本。商品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该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出口国,可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形成生产该商品的固定分工格局。没有取得竞争优势的国家,或者竞争优势略差一些的国家,完全可通过提高该商品生产中的生产力、降低成本,逐步建立自己在该商品生产与出口中的优势,改变国际分工的格局。相反,已经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与出口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出口国,如果生产力提高较慢,被其他国家赶上来,会逐步失去优势,成本会逐渐地高于其他国家,最终失去出口机会,这也会改变已有的国际分工格局。
(二)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曾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许多状况,促使社会产生了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使劳动过程和生产工艺不断变革,从而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发生变化。18世纪末,英国发生产业革命之后的国际分工,不同于以前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国际分工。19世纪中期以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铁路、轮船、电报等的出现,这一切又使国际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打破了只有英国是世界工业中心的局面,到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不但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也使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使世界各国更深入地卷到国际分工之中。
战后的科技革命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产业部门,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技术等。这一切使原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渣备存在的产业部门分工进一步发展到部门内部分工。现代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极其巨大的科研力量,这促使不少国家走上联合开发的道路。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运费不断下降。许多产品的生产可以通过各国的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流程上的分工来完成。以往的钢铁工业中心通常是在煤矿、铁矿附近,但是自从十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大型专用运输船出现之后,从万里以外的地方运来铁矿石和煤炭进行钢铁生产的日本,在世界钢铁市场上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不少国家的钢铁工业开始从煤、铁矿产地向港口转移。过去没有煤、铁矿而依赖进口钢铁的国家,在其港口建立了自己的钢铁工业,并成为钢铁出口国的例子并不少见。
(三)自然条件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上的。马克思指出:"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说的土地就是指自然条件。应当指出,一定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了进行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提供这方面的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铁矿、煤炭、石油的生产前提是应该有这方面的矿藏,但要使这些矿藏橡绝开发出来并销售到世界市场上去,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的。海底油田的开发使英国和挪威成为石油出口国,但在勘探和开采海底油田的技术发明以前,这两个国家却是石油的进口国。
(四)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
世界人口在各国分布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国家人口众多密度很大,劳动力显得比较丰富;有的国家人口密度低,因而劳动力显得比较稀缺。各种产品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是不同的。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梁梁姿较优势,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则在生产其他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方面具有优势,这样就会在这样两类不同的国家中产生分工。而且,人口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国际分工。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力,而且适合于生产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于是,教育事业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的国家可以发展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劳动力素质低的国家只能生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生产规模的经济性也会影响国际分工。现代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以便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在许多工业部门,有时候一家工厂或一个企业的经济批量,就会超过一个国家市场的容量。比如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恩等人就指出,虽然西欧许多国家都能生产集成电路块,但只要一家现代化工厂生产的集成电路块就能满足所有西欧国家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在西欧的每个国家都生产集成电路块。在世界市场的调节下,各国就会根据规模经济的要求去发展一个或几个产业部门的生产,通过市场满足所有国家对这些产品的需求。规模经济还反映在各国合作生产某一产品,使其产量达到经济批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比如,生产大型喷气式客机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资金和大量的科研力量,西欧各国如若各自单干,也许能生产出这种飞机,但由于西欧各国的市场相对较小,他们生产的飞机达不到经济批量,势必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失败。西欧各国通过联合开发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由于各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又有整个西欧大市场作为基础,就达到了规模经济的效应,现在欧洲的"空中客车"飞机已成为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有力竞争者。
(五)跨国公司的发展
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的分工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个企业和各个生产单位通过市场而联系起来的分工;另一种就是在企业或生产单位内部的分工。这种企业内部的分工是在企业经理的指挥下进行的。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之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有扩大的趋势,逐步形成了一些垄断企业。这些垄断企业把它们的生产、销售活动扩展到国外去,形成了跨国公司,从而把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分工扩展到世界范围。跨国公司通常是伴随着它们的资本输出而进行这种扩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十分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发展,因而跨国公司在战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国际分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战后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制造业,而且是具有新技术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出具体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投资,由此产生的主要是水平型国际分工。这种投资流向反映到国际贸易方面,就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发展迅速,并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
跨国公司为了保证对产品市场的控制,通常避免把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放在同一个国家。它们通常在总公司保留最重要的研究与开发及其他关键环节,而把其他生产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并通过公司内部交易等控制活动,把各国的国内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下,各国间的分工就反映了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体系的内部分工。
(六)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层建筑,如国家力量、经济政策、国际组织等又能给经济基础以反作用力,促进和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在国际分工方面也是如此。当年英国等欧洲殖民帝国为了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分工,就运用国家的力量,强迫其殖民地按照宗主国的需要去发展单一农作物。殖民主义者还用武力打开别国大门,强迫受侵略国家接受殖民主义者的贸易条件,把别国纳入到有利于其剥削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去。
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它们为了摆脱殖民统治留下来的单一经济结构和对宗主国的经济依赖,纷纷提出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措施,于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比如,从1960年到197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3%,而发展中国家为7.5%;从1970年到198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3%和4.5%。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指导下的工业化政策,成功地发展了制造业,进入 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国际的政治、经济秩序也起着延缓或推进国际分工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实行以邻为壑的高关税政策,各国进行竞争性货币贬值,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结果极大地阻碍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战后各国达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些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协调了各国的贸易政策,通过了多次关税和非关税减让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各国的关税水平,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保持了汇率的稳定,推进了贸易自由化。战后世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这表明,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当然,战后兴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促使建立了一些地区性的经济贸易集团。这些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部分或全部产品免除关税。欧盟从1999年1月1日起在统一市场内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必将进一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发展特点:
①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变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发展为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属于主导地位,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分工逐步削弱。
②国际分工的形式发生变化,由“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有所发展。国际分工由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
③国际分工的机制发生变化。殖民统治力量削弱,跨国公司的作用加强,出现了有组织的“协议式”的国际分工。区域性经贸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分工关系加强。
④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和经济所有抽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国家也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
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册氏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州郑散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丛卖,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陪亩的纤侍决定性因素;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3、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毁乱吵的必要条件;
4、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