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为什么罗斯福取消金本位制可以促使通货膨胀?这中间的道理怎么解释?谢谢大家

2024-11-12 15:59:5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让我们要了解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是指:“金币可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入输出”。在一战后的世界,金本位制起到稳定货币,促进贸易增长的作用,在当时金本位被看做是发达国家的标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则主要实行银本位体制。那罗斯福为什么要放弃这一传统的货币政策呢,其实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危机使原有货币政策失灵,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国民收入锐减,大家普遍都感到没钱花。美国史学家阿瑟·林克等总结道:美国“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为1933年的402亿美元,和生活费联系起来计算,每人收入由681美元减为495美元。薪金下降40%,红利下降近57%,制造业工资下降10%。因此,这些灾难年代的总画面,是一种除债务结构外遍地都是极端不景气的画面”这种情况的形成与胡佛政府的货币政策分不开的。因为在美国急需大量货币供应,急需大力提高广大群众购买力的时候,胡佛政府却顽固地坚持所谓“健全货币”政策,反对赤字开支,坚持救济工作由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和慈善机构负责,甚至让贫穷人自力更生,反对国家救济。这样的货币政策,只能使经济危机日益恶化。
  罗斯福上台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形势迫使其实行通货膨胀,运用联邦赤字开支以促进就业,实行救济。要实行通货膨胀,就必须摆脱金本位制的束缚。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放弃金本位制使华尔街上的股票价格上升,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异常活跃,这一天所进行交割的股票总额达500万股,是过去6个多月来最活跃的一天。在这一政策实施以后,美元如预期般的实现了贬值,从而对内提高了商品的价格,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对外一方面由于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化,美国商品保持了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刺激了出口,同时还在无形中减轻了美国的债务。在出口方面,1933年美国出口比1932年增加了4%,而1934年出口额比1933年增加了27%;到1935年,美国对各大洲的出口额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及美元贬值的效果在1934年开始体现出来。《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这样,“罗斯福就对联邦经济政策(按:主要是货币政策)造成一种重大变革,放弃了金本位的僵硬制度,代之以管理通货的灵活制度。货币主义(Monetarism)成为新政混合体的关键组成部分。”摩根有一个老搭档叫做莱芬威尔的,写信给罗斯福说:“你放弃金本位制,挽救了我国免于全面崩溃。”摩根本人也在一篇罕见的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位,我表示欢迎……看来很清楚,要扭转大萧条的局势,就要驳斥并战胜那些主张收缩通货的人。”可见罗斯福放弃金本位体制是为了应对危机带来的货币紧缩、物价下跌、就业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刺激出口当然是美元贬值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可以说当时放弃金本位是一种灵活的货币策略,使美国无论在应对国内局势还是纷繁的国际竞争中均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可谓是成功之举

回答2:

不止罗斯福取消金本位制可以促使通货膨胀,任何一个国家的纸币政策都会促使通货膨胀的。
如果是金本位,也就是黄金是直接货币或者纸币的币值与黄金挂钩,那么货币不会人为凭空增加,即使要开采出黄金,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开采量也有限,所以币值基本是稳定的。
而取消金本位,那么纸币的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且可以人为低成本制造更多纸币,制造通货膨胀来转嫁危机,降低债务等等。
金本位对经济有利,对百姓有利,但是对霸权不利,对负债的政府不利,所以取消金本位是美国的必然选择。取消金本位才可以通过手段来剪世界的羊毛。

回答3:

金本位制是指黄金可以自由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