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扩展资料:
1、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2、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3、1948年,毕业后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4、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5、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6、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7、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庸
金庸(1924.3.10-2018.10.30)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回顾先生传奇一生
1948年移居香港。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1948年与杜治芬结婚,后离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二子二女。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
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剧本。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976年金庸与朱玫感情破裂,主动提出离婚,并娶年轻二十九年的林乐怡为妻。
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2004年获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2016年,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扩展资料:
金庸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曾经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家喻户晓的小说。除了小说家身份,他还是知名报人、社会活动家,曾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在报纸总编辑力邀下,金庸接过了武侠小说这一棒。
虽然此前从未写过小说,但凭借他对武侠小说的了解与喜爱,金庸还是答应接替梁羽生的任务。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做了一个笔名,《书剑恩仇录》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作品一炮而红。
随后,金庸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作品,且部部都有全新突破,留下不可复制的神话。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之后对其以往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金庸逝世享年94岁 谢谢您!给了我们一个侠客梦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
讲到这里,小编有个疑问?这十四部武侠巨著中,为什么只要故事情节发生在清代的,小说中必然会出现一个词“反清复明”。
其实纵观历史,自秦一统六国后的各个封建王朝,小编认为朱氏大明王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黑暗的。著名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个案件加起来,被处理的总人数竟超过十万!另外还有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既然这么黑暗的明朝,金庸先生的笔下,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反清复明”呢?
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介绍一个发生在清朝的文字狱大案——查嗣庭案。清朝雍正四年,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大案,即所谓“查嗣庭科场试题案”。受到查处的是当朝二品大臣、内阁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江西正主考官查嗣庭。查嗣庭作为主考官,以《大学》中“维民所止”为题目。但是后来被人告发,“维民所止”一句,“维”、“止”两字,是去“雍”、“正”之首。以讹传讹,到了雍正皇帝哪里,得出的结论,是雍正砍头!
查嗣庭画像
最终,查嗣庭自杀于狱中,遭戮尸枭首。亲族、弟子多人受株连,发配宁古塔。自此,“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查氏大家族暗淡的退出清代政治舞台。
而查嗣庭便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的先祖查升的堂兄。
查升画像
另外还有就是查良镛的祖父查文清本是江苏丹阳知县,因在“丹阳教案”中,暗中保护爱国志士,不屈于帝国主义列强和清代腐败无能的官场,愤而辞官返乡。而这个事件,在金庸先生《连城诀》中也有映射。
所以,在一身侠气的金庸先生眼中,大清王朝给予海宁查氏家族的一件件一桩桩。反映到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怎么可能会少了“反清复明”这个词?
金庸
各位看官们可知道金庸只是金庸先生的笔名,他真正的名字叫查良镛,祖籍浙江海宁,一次家族悲剧,却间接成了一个武侠传奇。
浙江海宁的查家,据说是西周姬伯禽的后代,家族也是书香门第,更有“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的美誉,有多人在朝中为官。到金庸祖上查嗣庭这代在雍正朝担任礼部侍郎,负责为考试出考题,没想到却招来了塌天大祸。
【查嗣庭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查升的堂兄】
查嗣庭出的考题是维民所止,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时雍正刚刚处理完汪景琪的案子,可以说是余怒未消,看到了维民所止四个字就联想到了意为雍正断头,大发雷霆,下令把查家一干人等全部治罪,查嗣庭知道在劫难逃自杀而死,雍正下令查家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处死,15岁以下及其女眷流放3000里予边疆士兵为奴,查家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正是由于这段背景,金庸先生才对于民族之间的理解、矛盾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才有了后来在雁门关为大义自杀而死的萧峰,誓死守卫襄阳城的大侠郭靖,在涉及到关于清朝的小说,多会以反清复明为题材也是因缘于此。
飞雪连天射白鹿,世间再无令狐冲。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更是因为作者将文学作品放置于历史之中,假托一个朝代的风云变幻,这样才能让文学作品更具吸引力和真实性,在可读感方面也会得到提升。这点我们从金庸的小说中可见一斑。
无论是《鹿鼎记》还是《天龙八部》,或者泛泛看来,在金庸先生十四部作品中“架空”的情节都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依托于历史的厚重感,撇开文字看山不喜平的曲折情节,金庸将侠客精神与家国情怀颇具深意地藏在字里行间,如果说情节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那么让人物立起来的就是对国家的赤子和忠义之心,这就好像人物的骨骼一样。也只有这样才让一个又一个盖世高手、无敌大侠在我们心中留下伟大的形象。
但让人们较为疑惑的是,为什么在金庸的作品中“反清复明”的主题如此明显?这和金庸自己有关吗?知人论世,确实和金庸的家族有一定的联系。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金庸祖先查瑜为徽州婺源(现属江西省)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因避战乱迁居浙江海宁袁花赫山房。自第三世,分南、北、小等三支,明清以来是“文宦之家”。明代查约、查秉彝、查继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入学者,及近现代著名人士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穆旦)等均为其族人。 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时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金庸祖父查沧珊在江苏丹阳任知县时,因为“丹阳教案”镇压不力被革职,邓之诚的《中华二千年史》曾引用了光绪《东华录》有关这一事件的记载,对此金庸引以为荣。他在小说《连城诀》的后记说:“我祖父查沧珊公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在香港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综艺侠情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其他称号更是数不胜数。 2009年特聘为中国作协副主席。
金庸,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作品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被誉为“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在香港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综艺侠情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金庸一生获颁荣衔甚多,其中包括: 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香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其他称号更是数不胜数。 2009年特聘为中国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