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后,我国的导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一定影响力,不仅提升了我国在这块领域的话语权,而且留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两弹一星”研发中,钱学森先生功不可没,他也为我国的导弹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学森家里不止他一位科学人才,他的侄子钱永健也有非常卓越的成就,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众所周知,诺贝尔奖获得者很少有华人,钱永健拿下诺贝尔奖,相当于为华人争口气。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获奖之后,钱永健并没有表示对祖国的热爱和感恩,相反,他还发声明表示自己与中国没有关系,这让不少支持他的人寒心,他究竟何出此言?
钱永健的求学经历
钱永健父亲那一代因为国内社会研究条件落后,不得不前往美国留学深造,但有很多人看中美国的社会条件和先进的研究设备,放弃回国,继续留在美国做研究。钱永健的父亲就留在美国定居,并且有了家庭。
钱永健在上世纪50年代出生,因为家庭的耳濡目染,他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甚至家里的地下室专门成为了他的实验室,他经常一个人在地下室做实验和研究,再加上父亲的教导,他对科研的感触和获得的成果远超同龄人。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钱永健对科学研究的深入,他不再满足于对表面物理实验的追求,做起了化学实验。甚至在高中时期,一个人偷偷的在他的实验室研究化学成分,还引发了一场事故。钱永健的父亲本来就是科研出身,再加上对钱永健一直抱有未来成为科学家的想法,钱文健的父母并没有阻止钱永健继续做这样危险的实验,反而鼓励他进行更多的实验,因为他们觉得钱永健要成长必须经过自己慢慢的探索,这对他的未来有益无害。
16岁的钱永健参与了“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并且以骄人的成绩夺冠。有了这项大奖和自身出类拔萃的能力以及父母的推荐,他轻松考入哈佛大学。在大学毕业后又到英国剑桥深造,让他的科研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钱永健的科研贡献
钱永健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不断反复地做实验,最终发明出一种特殊染料,这种染料可以追踪细胞内钙水平,使得过去钙研究方面的问题轻松化解,在对钙的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举三得的贡献。
在毕业之后又回到美国做大学教授,又发明出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的新型染料,在细胞染料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推进。也是这项技术研究让他大展身手,获得了非常多业内奖项。在2008年时,凭借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与其他两人一起夺得了诺贝尔奖。
有华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一传回中国便轰动全国,要知道,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非常少,钱永健这次夺奖给中国挣了不少面子。
但钱永健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在公开场合说道,“我是美国科学家,并不是中国科学家,我从小在美国生长,与中国并没有关系。”
虽然钱永健确实是在美国长大,拿着美国国籍,但他的故乡是中国,尽管他不承认,但事实却是如此。我们能看出他对自己华人身份的抵触和排斥,想必这与中国国内的社会环境有关,他的话让国内支持科研事业走出国门的人非常寒心,但又无能为力,毕竟在他的国籍我们无法更改。
钱永健在2016年去世,直到去世,他也没有认同自己华人的身份,或许与他从小在美国长大有关,而他自己也曾提到过,“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份”,或许在他眼里,国籍只是出生就有的,无法推翻。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能让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同时,科技带来的便利能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给经济带来迅速发展的可能。在众多高端人才的辛苦付出下,我们的科研能力才得以飞速成长,在国际上都占有一席之位。
但对钱永健这类人才,我们也只能报以惋惜的态度,因为我国现在的科学研究条件与其他发达国家确实存在差距,只希望在未来国家能够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培养出更多更强大的人才,也能吸纳更多可用之才,这样我们的国家才可以生生不息向前进,而那些看低中国的人迟早会被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