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使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的目的。
电磁炉按感应线圈中的电流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两大类,相比较高频电磁灶受热效率高,比较省电。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工作原理。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AC-DC-AC、交流-直流-交流),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35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达到加热的结果。
电磁炉整机一般包括如下:
1、陶瓷板: 又叫微晶玻璃板,位于电磁炉顶部,用于锅具的垫放,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酸碱腐蚀,耐高低温冲击。
2、上 盖: 用耐温塑料制成,作为电器的外保护壳。
3、面 膜: 用塑料薄膜制成,用于功能显示及按键操作指示。
4、灯 板: 又叫显示控制板,位于壳内,进行功能显示及功能按键操作。
5、炉面传感器组件:位于壳内,嵌在发热盘的中间,用橡胶头或其它方式顶住陶瓷板,用于控制炉面锅具的温度。
6、加热线盘:位于壳内,主工作器件,发射磁力线,自身也会发热。
7、主 控 板:又叫电源板、主板,位于壳内,作为电转换的控制的主工作部分。
8、电源线及线卡:连接市电与电磁炉,提供电源通道。
9、电 风 扇:位于壳内,通过吸风将炉内热量带出壳外,起降温作用。
10、下 盖: 用耐温塑料制成,作为电器的下保护壳,及支撑内部器件及锅具作用。
一、 什么是电磁炉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的无火煮食厨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炉具)。
二、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三、 电磁炉的主要构成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电子线路部分及结构性包装部分。
① 电子线路部分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扇马达等。
② 结构性包装部分包括:瓷板、塑胶上下盖、风扇叶、风扇支架、电源线、说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彩盒、条码、卡通箱。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磁场力,当磁场那磁力线通过导磁(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电磁炉是利有稿频电磁场在铁磁性材料的锅底产生涡流(大电流),锅底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高热来对食品进行加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