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林则徐用心谋求兴国之道,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十分注意了解和研究外部世界,最先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中国始终面临两大主题:一是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二是推翻封建统治,寻求符合世界潮流的富强之道。林则徐享有崇高地位,得到后人的尊敬和普遍赞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在认识和处理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勤政为民的思想。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排除B/C/D
所以选A
选C。B、D肯定不能选,就不说了。A中原封不动的说法不准确,C正确。
这里要注意“原封不动”这个词,“原封不动”的意思是“比喻完全按照原样,一点不加变动”。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并不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新潮的统治,相反,他还是赞成一些改革或者是改良的,比如说整顿吏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等。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必要性和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并没有像后来的康有为那样提出君主立宪制之类的主张,这是他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所致。
选C,林向西方学习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的,他没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没想过用它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个人观点,望能帮到你!
C!!!!
D不符题意,是局限,但不是他的思想局限;B林则徐干的就是引进的活;林则徐还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这是康梁的事,所以是C,再回看A,就知道不涉及这点,这是洋务派的局限性。
A
别争了!不论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还是师夷长技以自强,最终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即不改变统治根基。值得争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