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美好生活”是抖音的Slogan,然而当被镜头记录的生活已经开始泄露个人隐私时,这样的“美好生活”是否每个人都想要呢?不禁发出疑问:抖音究竟是哪来微信好友?是委屈还是冤枉?
互联网世界正在围绕“封闭与开放”而争论不休,而微信就处在这个风暴的中心。
从腾讯的商业角度来说,微信确实很难做到开放和拥抱。除了“头条系”,还有更多有关“接口”的封杀事件,基于“接口”的特殊性,这些行为说到底都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行为,没有一个产品愿意“为他人做嫁衣”,尤其是偏偏可能侵犯到自身的“核心利益”,例如关系链资源,这就可能无法被容忍。作为承载各自商业价值期许的互联网产品,在自己正常权限范围内封杀竞品说到底只是一种普通的竞争策略罢了。
产品从来就不是“基础设施”,微信也是如此。微信需要服务的只有广大用户和开发者。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没有把微信当作一个独立的产品看待,而“习惯”把它当作了互联网公用平台,是“互联网流量通讯录”,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这意味着,在一些人心中,微信作为“基础设施”而不开放却私自设立“护城河”,似乎微信就“有义务”去服务各个产品,为它们提供接口、容纳它们在平台上传播,否则就成为不公平的封杀。
但是,请记住:微信再大也只是一个产品,从来没有谁规定它有义务给别人提供便利甚至“输血”。
互联网时代,隐私不仅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人人失去隐私,那么大家就在“裸奔”,并且是在危险的“悬崖边上奔跑”。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组织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是组织管理道德的要求,
2019年,腾讯迈入第21个年头,而从企业责任、社会责任上来讲,腾讯必须肩负起相关企业和社会责任。
腾讯正在致力于用“互联网+”的方式去“连接一切”,这也意味着,腾讯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将与数以亿计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更加紧密相关,并可能由此带来深刻的影响和改变。腾讯在谋求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能保障用户的权益。
目前,微信的封杀仅针对新用户登录进行限制,过去用微信登录注册过的仍保留接口,这或是微信在用户体验下的妥协,毕竟,老用户都封了等于同时牺牲自己的用户体验。
但这份妥协还能坚持多久是存疑的,从目前来看,可能更取决于抖音方面怎么做,而不取决于微信——毕竟微信自己白纸黑字制定的“商业游戏规则”早已摆明:“守则”,则大家和平共处,分一杯羹也无妨;但若硬要“违规”,那就只能“自求多福”。
抖音除了碰触微信的“红线”,近期也被相关媒体曝出“现金贷”问题,以每刷几分钟就跳出一个现金贷广告的频率。
“我借你4万块钱,然后一个月不要你利息,你干不干?”这些邀请语通过年轻人神速获得高额现金贷的微型剧情来进行魔性演绎,混杂在其他原创搞笑小视频中,也并没有显现出硬广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