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国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文化间的差异、个性和特色。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文化,保持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表示先生不愿将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闸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且介亭杂文》共三集,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同时出版。前两集由鲁迅编定,后一集里部分稿件也经集中,其余则由夫人许广平代为辑成。
这些杂感不仅技巧圆熟,论证丰富,而且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大都经过融会贯通,遵循杂感的特点结合在具体的内容里,符合于中国成语的所谓“深入化境”,在艺术上表现了突出的简约严明而又深厚朴茂的风格。
扩展资料: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理解这句话?不少人都容易将之理解为“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中还有ー些人,有意无意地将此话作为拒绝外来文化的有力证明。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逻辑上是必要条件关系,用比较好理解的话说就是,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逻辑上是充分条件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是民族的,就ー定是世界的。
在这里,可以将“民族的”理解为“民族的文化”,“世界的”理解为“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是由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构成的的ー个集合体的集合概念,赋予这个集合概念ー个特质。
根据集合概念的定义和性质,这个集合概念的特质并不意味着每ー个个体都必然地具有,而单个个体的某些特质也并不都会是集合概念的特质。
比如说“中华民族是ー个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的“中华民族”的集合概念的“勤劳”特质,并不是每ー个中华民族的个体成员都必然具有的,而单个个体成员的某些特质诸如“懒惰”等也并不成为中华民族的特质。
因此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不等于说“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更不应该以此话作为拒绝外来文化的证明。
可将鲁迅先生这句话理解为:要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并且要在方法论上关注和重视“民族文化”的内容呈现以及表征或表达方式的运用,但无论是其内容呈现以及表征或表达方式的运用,都要与“世界文化”的特质相ー致。
如果说赋予“世界文化”以“真善美”的特质时,“民族文化”的内容呈现以及表征或表达方式的运用就不能背离它。
关于“民族的”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可以参考ー下黄玉顺教授2016年9月29日在山东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举办的首届“世界文明对话论坛”上的发言。
黄玉顺教授认为,中国朝野的最大共识是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固然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特点,但也必须符合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取向。
黄玉顺教授特别指出,“现代性”(modernity)和“现代化”(modernization)不是一个概念。现代性是一元的,是人类社会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必然的、也是应然的要求;而现代化模式是多元的。
就是说,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现代性确实表现为现代化模式的多种不同的面貌,这是事实。看整个西方的那些先发国家,比较一下他们的现代化模式,差别确实很大。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肯定也会有特点,这也是现代化模式的多元化的表现,而这就和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现代性总会有它的基本的共通性、即一元性。
黄玉顺教授提出了“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的观点:一方面,中国未来的模式一定是中国人的“民族性表达”,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文化传统有关;但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毕竟是“现代性诉求”,它一定要符合现代文明的基本指标。
例如公平、民主、法治等等,这些基本指标都被列入了“核心价值观”。
黄玉顺教授也指出了现代性观念的产生,它的社会基础就是城市的繁荣、市民生活方式的兴起。
(以上黄玉顺教授的发言内容摘《爱思想》上《黄玉顺:儒家应善待基督教——儒家与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是当下以及未来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的趋势会促使与之相匹配的现代性观念的产生,亦即会促进人的思维和思想的发展,并会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及不断实践创新,才能追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尊重并运用民族的、传统的东西,不是要成为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阻力,而是要成为推动力!本民族文化与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取长补短,才能避免闭、大、傲,才能丰富、强大、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非常感性,但在逻辑上却不太严谨。这句话一般来说是有关民族的独特性和世界的普遍性而言的,这句话的逻辑是“越是独特的,越是普遍的”。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独特的东西,都具有普遍性,只有符合普遍性的独特东西才具有普遍性。
因此,相反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倒是相当合理,只有当民族独特的东西符合世界的普遍性时,才越显出独特东西的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且介亭杂文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方面,各国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文化间的差异、个性和特色。另一方面,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尊重自身文化,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居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让他们自觉接过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接力棒,成为掌握多样性文化的‘文化人’。将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地方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当地群众从中获得经济效益。
扩展资料
《且介亭杂文》(“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闸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且介亭杂文》共三集,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同时出版。前两集由鲁迅亲自编定,后一集里部分稿件也经集中,其余则由夫人许广平代为辑成。这些杂感不仅技巧圆熟,论证丰富,而且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大都经过融会贯通,遵循杂感的特点结合在具体的内容里,符合于中国成语的所谓“深入化境”。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方面,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决定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另一方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也才称其为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