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024-11-18 14:39: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艺术特点

1、《红高粱》小说的主题思想既张扬活得豪爽、个性解放、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又歌颂英勇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

2、叙事艺术

粗俗又崇高的人物对白,爱憎交织的场面叙述。

打破了叙事视角的常规用法将多种叙事视角交替使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全知和限知的叙事视角中来回穿梭,在讲述别人故事的同时,也在聆听着别人讲故事。

能够自如地掌控叙事节奏还能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在叙述上真正做到用技而不炫技,主观又不失公允。

3、弘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渴望个性解放精神,重建创造精神等。

扩展资料

莫言首评《红高粱》结尾:不符合科学但符合艺术

电视剧《红高粱》专家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表示他出国期间看到海内外华人热追电视剧版《红高粱》,他特别提到《红高粱》结局九儿慷慨赴死这场戏虽然不符合科学,但是符合艺术,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对于电视剧版《红高粱》,原著作者莫言表示,因11月6日去美国,他只看了30多集,但每集他都看得很仔细,看完后也生出很多感想。而赴美期间,海外华人对电视剧版《红高粱》的喜爱,更是让他清晰地感受到《红高粱》的巨大魅力。

莫言说,赴美期间他发现很多身在美国的华人都在追看《红高粱》,反映也都是正面的、肯定的。尤其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看到这样带有强烈中国风格、中国乡土精神的电视剧,唤起的思乡之情,更让他感到非常振奋和高兴。

完成拍摄,将它完美呈现出来,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莫言也表示由衷地感谢。他表示电视剧版《红高粱》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是符合我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电视剧;

充分展现了我们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中正面的部分,其故事的讲述,曲折、丰富、丰满,堪称精彩;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更是塑造出一群形形色色的丰满和比较丰满、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以一部作品来说,有这几点就足以站得住脚。

莫言还特别提到了电视剧的结尾部分,“在大结局中九儿提着酒的情节,酒是不可能引发那么大的爆炸,因为酒燃烧,冒出的火苗是蓝色的,不会像汽油那样引发冲天大火强烈爆炸,这个虽然不符合科学,但是符合艺术,符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高粱

回答2:

(一)《红高粱》的整个符号系统就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审美范畴,其中的人物语言是粗话、脏话、野话、荤话、骂人话、调情话等粗俗污秽的乡村用语,是典型的高密农民在说话,这种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癫的语言在小说的环境中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语言风格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二)《红高粱》中的人物对白是作品的一大亮点。个性化的民间口语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在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中,读者既能感受到民间口语原汁原味的“粗俗”,又能听到粗俗背后那份源自生命底层最原始、最崇高力量的呐喊。

(三)《红高粱》中的场面描写是莫言的拿手好戏,莫言在场面描写中喜欢使用通感,而且想象离奇大胆,语言汁液横流,饱满生动,给人一个更广阔的想象世界和更复杂的感觉空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扩展资料

《红高粱》电影于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红高粱》电视剧女主角周迅获第21届上海电视节颁发的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1987年11月,香港出版《八十年代中国大陆小说选》,香港作家西西负责编选的第一辑就推出了莫言的《红高粱》。1993年,维京出版社出版了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翻译的《红高粱》。

1989年,日本翻译家井口晃翻译出版了《红高粱》,1990年又出版了《红高粱》(续)。2014年10月23日,莫言《红高粱家族》的爱沙尼亚语版也在爱沙尼亚的塔尔图举行了首发。

2018年9月,《红高粱》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高粱 (莫言创作长篇小说)

回答3:

《红高粱》是当代作家,诺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小说组成的书,叫做《红高粱家族》。《红高粱》是体现了莫言高水平的创作能力,也体现了民间力量的强大,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同样让读者震撼。

《红高粱》讲述了两方面的故事:一方面,在东北高密农村,“我爷爷”余占鳌组织民间力量,在孙家口村大桥头设立伏击圈对抗敌人,渐渐地从一个“土匪头子”转变为“英雄”。另一方面,小说也讲述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莫言作品《红高梁》有两条线索,第一条,山东农村,原始野性的情仇爱恨。第二条,山东形形色色各色人物走向抗日的真实写照。莫言写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我认为是难得的好作品。充分提现了纯朴真实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精神。

一部《红高梁》电影让莫言红遍大江南北,一项诺贝尔大奖让莫言饱受争议。有的读者对莫言丑化中国人抱有成见,敬请读他的作品体会一下他的良苦用心。

《红高梁家族》是一部抗日为题材的小说,塑造一系列抗日英雄的形象。正义与邪恶形成强烈反差,莫言以其擅长的手法叙说着山东高密的风土人情和流传的故事。刻画了红高梁式的英维悲壮的历史。

萝卜白菜各有爱,

观点迥同不奇怪。

各抒己见来讨论,

争鸣之中共愉快。

作家是灵魂工程师,给人类文明提供精神食粮。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有理有据的发表自己看法。

《红高粱》带给了莫言很多的荣耀,也促使着莫言不断向更高的文学殿堂攀登,于是在2012年,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坐稳了他在文坛的极高地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写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这些在《红高粱》里就可以得到体现,也让《红高粱》成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想要了解这位来自东北高密的作家,就去读读《红高粱》吧。

回答4: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不同于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者所顶礼膜拜的并非完美崇高的革命人物形象,而是高粱地所滋养的鲜活生命。小说通篇充满了对生命张力的礼赞,充满了对生命激情的呼唤,更接近人性本质的律动,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由作者引导着跪拜了祖先。作者在不塑造完美人物形象的情况下,带领读者跪拜这些并不十全十美的祖先,激发对“生命力”强烈的崇拜之情。

回答5:

结局收得不好。孩子在唱祭歌,多么不符故事情况事实,匪夷所思。
还有故事环境也有问题,这么个像鬼住的地方,如何“有人来买酒”,原老掌柜“赚了不少钱”,“有钱”。
不过,整体还算可以做个好的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