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模仿说”之异同
“模仿说”是古希腊早期流行的观点,它是研厅激简究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即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已趋于全面和完整。亚里土多德的“模仿说”是在继承和发展老师柏拉图的观点基础上铅物形成的,更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但他们关于“模仿说”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
柏拉图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模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模仿自然,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模仿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模拟,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的贵族身份注定他会站在贵族阶级一方,这无疑会表现在他的文艺思想上。他希望文艺能为贵族统治阶级服扮裤务,反对现实主义,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因此,他的“模仿说”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柏拉图的文艺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认为现实世界的不真实决定了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也是不真实的。在他看来,感性世界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摹本,艺术作为现实世界的摹本,自然也就离真实的感性世界更远,是“摹本的摹本”,当然无真实性可言。
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更全面、更准确,符合现实主义的特点。他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认为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但他认为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由此肯定文艺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同时,他也抛弃了“模仿自然”的“自然”意义含混的一面,直截了当地提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虚幻的“理式”概念,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除第一实体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里面,因而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那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的所谓“理式”,他强调现实世界是真实的,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必然也是真实的,这与柏拉图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他认为艺术比现实更真实,艺术所模仿的决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现实世界的表象,而是现实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反映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亚里士多德给予模仿很高的评价,它可以使人们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知识,产生快感,这是艺术的效用之一,比如音乐的教育作用,以及悲剧模仿现实所产生的净化作用。此外,他还认为现实世界本质规律的概括就是艺术创造,这种创造不仅会使现实中美的东西更美,而且会使丑的东西变美,也就是说,现实中的美丑皆可模仿,只要模仿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亚里士多德对美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诗要表现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言行,这是人物、情节典型化的萌芽。与柏拉图不同,他很重视艺术主体的作用,指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艺术的目的是反映现实生活,这突破了艺术模仿自然的传统观点。他强调艺术主体的能动作用,艺术创造取决于创造者,而不是创造对象。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是他推崇的方法,但艺术主体的作用不在于忠实地临摹对象,而在于创造艺术形象,通过特殊的具体事物表现本质,艺术形象比现实生活更具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