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枚举法:
采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这种方法一般是面对初次接触此类问题的学生,且数据比较小。
2、化归法:
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
3、假设法:
如果设想35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35只脚,比94只脚多了
35×4-94=46(只).
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
(35×4-94)÷(4-2)=
23(只).
说明我们设想的35只"兔子"中,有23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34只都是"鸡",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4、倍数关系法:
如果35只都是兔子,脚有35×4=140条
如果35只都是鸡,脚有35×2=70条
分别和94条相差140-94=46条;94-70=24条。
可以看出鸡的只数是兔子的46÷24=23/12倍
所以兔子有40÷(1+23/12)=12只,鸡有35-12=23只
5、方程法。
通过找等量关系构建等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其难度还在于解方程。
二、两数之差
鸡和兔的头总数60只,兔子的脚比鸡的脚多42只,求鸡和兔各几只?
1、假设法:
(1)
假设全部是兔子
兔子脚的只数将比鸡多240只,现在只多42只,另外多出的198只脚是因为把鸡的只数看成了兔子,每看错1只将多出4+2=6只脚,也就是看错了198/6=33只,所以鸡的只数是33只
(2)
还可以假设鸡、兔子各有30只
兔子比鸡多30x(4-2)=60只脚,现在只多42只,另外多出的60-42=18只脚是因为把鸡的只数看成了兔子,每看错1只将多出4+2=6只脚,也就是看错了18÷6=3只,所以兔子有30-3=27只
2、添补法:
当鸡增加42÷2=21只时,兔子和鸡的脚一样多,鸡的只数是兔的2倍。此时鸡兔共60+21=81只,所以兔子的只数是81÷(2+1)=2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