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要适应教育改革和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使化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物质的制取要通过实验来完成,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步骤/方法
一、演示实验,设疑激思
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做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查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能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二、学生实验,创新思维
学生实验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中起重要作用。学生实验是在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当然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实现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实验效益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的指导,在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变量、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概括、解释和评价以及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一般方法,如:实验 → 观察 → 分析 → 结论 → 实践,问题 → 假设 → 实验 → 观察 → 分析 → 证实假设中起关键的作用;在实验技能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在实验思维方面,做到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内容。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学生实验不同环节的要求各有所不同,因而教师的“导”也各有侧重。我一般在学生实验操作前,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具体作法是:
(1)编制好实验计划 各个实验都应编好计划,内容应包括实验的题目、目的、要求与方法,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若是分组实验,还应事先分好组。
(2)做好实验准备 实验的器材、药品等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开始前应查点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和配套,是否符合实验的要求。各个实验,力求在课前亲自操作一遍,以免课堂上失误。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
①每次实验前都应要求学生对实验教材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要操作步骤;②实验过程中应让学生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如,不得尝药品的味道,不得触摸剧毒药品,不得嗅腐蚀性气体等;
③应教育学生爱护器材,教师应按规范标准训练学生的实验动作,操作步骤应合理;
④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独立地参与实验操作,不应该只由少数人操作、多数人充当“助手”和“观察员”或“记录员”;
⑤每次实验之后,都应要求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在可能情况下,还可发动学生将实验的成果制成教学挂图、教具和标本。
(4)操作示范,消除恐惧: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如H2纯度的检验操作学生会很怕,我一般先演示两遍,便消除了学生的害怕心里,再如《溶液浓度配制》的学生实验,对于配置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的归纳;又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首先从实验态度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由于学生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的,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引“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对于实验中学生认识上的问题,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一般不直接回答,应采用启发诱导、搭桥铺路的方式,诱导学生展开思维,获取答案;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教学中既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又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努力完成实验;对于实验观察中的问题,则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实验观察要点和重点,做到全面观察又重点突出。
(5)学生的动手练习: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经过他们自己亲自实践,才能达到。因此,重在练习,练习时,教师注意巡视,对操作错误或对操作有胆怯感的同学应重点加以指导,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刚开始时,同学们的手一直颤动,结果不是滴在试管壁上,就是滴在实验台上,可是经过几次反复操作,练习,同桌同学互相检查,指出缺点与错误之处,很快同学们就能应用自如,掌握要领了。再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中,从水中取出用排水法收集满了的集气瓶,刚开始时,同学们取出集气瓶感到很困难,结果,导致集气瓶中的氧气又逸散了,因此,我就让同学们在制氧气前,先反复练习从水中取集气瓶的方法,熟练了,掌握技巧了,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很多的演示实验也是同学与我共同完成的。
(6)做好小结与评价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小结。小结前, 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1)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
3)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如在完成《浓硫酸的特性、稀硫酸的通性、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
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那些特性?稀硫酸有那些通性?在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
②如何进行SO42-的检验?试归纳出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
③在取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④许多实验中常常产生有害气体,试举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方法,等等。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作出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和 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我一般指定学生或实验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过程与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讲评,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小结之后,指导学生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工具和材料。课后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三、改进实验,形成实验能力
化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把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如:证明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的演示,我把它改成磷在装有定量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水倒吸进入五分之一加以说明,现象明显,有说服力。再例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中药品、步骤很清楚,但我把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它以习题的形式出现。我提供了(1)碳酸钠和稀盐酸(2)石灰石和稀硫酸(3)石灰石和浓盐酸(4)石灰石和稀盐酸四组药品,并设计了几套实验装置,让学生选择去做,这样一来,学生好奇心大增,不再受课本步骤的约束,亲自实验验证。在操作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学生从动手到动口,个个一副小科学家的样子,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容满面,经反复实验验证,最后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实践证明,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改进,可形成以下十个方面的能力:
(1)查阅有关化学文献资料的能力;
(2)实验思维能力;
(3)提出问题,选择和确立课题的能力;
(4)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的能力;
(5)正确选择仪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的能力;
(6)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的能力;
(7)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8)正确观察、记录、测量和分析的能力;
(9)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述实验结果的能力;
(10)评价实验方案、方法、过程的能力。
四、增加兴趣实验,激发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物质知识、定律、理论的认识与形成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化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观察事物,测定数据和分析数据,在解释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形成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可以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可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兴趣实验,如绪言的学习中我就增加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再如学习氧气做磷燃烧后,我马上补充一个烟幕弹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我常这样以实验的魅力来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爱化学。
五、实验习题的选择
化学实验课重在示范和练习结合,以练为主。练的另一种方式是做实验习题,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经过他们自己亲自实践,才能达到。因此重在练习,而且现在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既注重了基础,占的比例又大,且灵活性、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习题的选择既要要注重基础又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深刻性以及思维的发散和收敛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我选择的书面习题一般分ABC级,A级为基础题,BC两级则不同。如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学完后,第一步做做填空、选择、简答题;第二步做做实验装置改错的文字表述题;第三步做做给出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装置制备氧气的最佳选择,并评价出各自的优劣。
元素周期表要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