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最基本的押韵要求是第二、第四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后一字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绝句对平仄的要求比较宽。学习的时候可以先搞懂“押韵”和学会分辩字声的“平”“仄”后,再慢慢对照“律绝”四种平仄格式,逐一套用。
现代七言绝句和古代的押韵方式是一样的,通俗的来说,一二四句每句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韵,否则就失去了绝句的韵味,成了顺口溜或打油诗了。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七言绝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该用仄声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过这首诗作者用了同一声韵的仄声字在这两个位置,并非有这种定律。如果是仄韵绝句【很少见】第三句也不必考虑押韵问题,只要是平声字收尾即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言绝句
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七绝第二四两句必须押韵,第一句一般也押韵。可以彷一些已成绝句的平仄去写。
简单的说,平说是汉字的1,2声,仄就是3,4声。平仄的用法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其中楼和州就是所说的压韵 l(ou)与zh(ou)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一般绝句都是第一,二,四这几句押韵。
例:秦时明月汉时关(an), 万里长征人未还(an)。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an).
其实要求还有许多,不过现在毕竟不是古代,规则也少了许多,只要形似即可,另外注意朗朗上口,要读的通顺。
本人有时也附庸风雅,写过绝句,但是现在发现不怎么好写,所以现在改写词了。
一声二声是平音,三四声是仄,一般偶数句入韵,2,4。6,8都要入韵,其他不太讲究。细说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