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中国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军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统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时间只使用一个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葬于昭陵。
复制粘贴没意思,简单的讲就是魏征第一谏臣死了,唐太宗怀念他说的这些话。资治通鉴里有写。
唐太宗治理国家非常开明,经常用前人历史得失来惊醒自己,这还不够,又找了魏征做大臣。魏征出了名的敢讲大实话,之前魏征是李建成手下,魏征跟李世民说他早就让李建成动手杀了李世民,可惜李建成还是不成器。 唐太宗李世民胸怀坦荡不计前嫌重用魏征,魏征也屡次当着百官数落李世民的不是。李世民有一次不满意回去说是要杀了魏征,好像大概是皇后下跪跟李世民说,听闻昏君身边都是奸臣,只有开明的君主身边才有魏征这样敢于直言的忠臣。李世民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也更喜欢魏征了。 这三句就是李世民痛失爱臣而讲的话,体现了一代开明君主能时刻提醒自己做个好皇帝的用心。
纯手打,也许个别信息不全对,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领会精神就可以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