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为 △U=(P*L)/(A*S)
其中: P为线路负荷
L为线路长度
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大概为77,铝大概为46)
S为电缆截面
在温度=20°C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 ; 在温度=75°C时 铜的电阻系数为0.0217欧姆*平方毫米/米 一般情况下电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电阻系数/导线的载面积 150米16平方毫米铜导线的电阻在温度=20°C时=150*0.0175/16=0.164(欧姆) 。
如果只用其中的两条(一条作火线,一条作地线)那线路电阻=0.164欧姆*2(串)=0.328欧姆 作负载30安培算 线路压降=30*0.328=9.84(伏) 如果两条并联作火线,另两条并联作地线,那线路电阻为0.164欧美,线路压降=30*0.164=4.92(伏) 具体使用中的线路压降随环境温度、负载变化面变化,计算方法,公式就是这样。
扩展资料:
流体在管中流动时由于能量损失而引起的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是由流体流动时克服内摩擦力和克服湍流时流体质点间相互碰撞并交换动量而引起的,表现在流体流动的前后处产生压力差,即压降。
压降的大小随着管内流速变化而变化。在空调系统运行时管内光滑程度,连接方式是否会缩孔节流也会影响压降。
电流流过负载以后相对于同一参考点的电势(电位)变化称为电压降,简称压降。简单的说,负载两端的电势差(电位差)就可以认为是电压降。电压降是电流流动的推动力。如果没有电压降,也就不存在电流的流动。
例如,A点的电势(同0电位的电势差)是2V,B点的电势是8V,那么,A对B点来说,压降就是6V,或者站在B点说A点压降就是6V。
流体流动过程中,流道内两个流通截面间流体静压的变化。它包括沿程摩擦压降(简称摩擦压降)Δpf、重力压降Δpel、加速压降Δpa和局部形阻压降Δpc,即流动压降Δp=Δpf+Δpel+Δpa+Δpc。
摩擦压降 沿通道流动的流体与壁面摩擦引起的压力损失。摩擦压降通常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Δpf=fLρv2/(2de)=fLG2/(2deρ),式中L和de分别为通道的长度和当量直径,m;ρ、v和G分别为流体的密度(kg/m)、流速(m/s)和质量流速〔kg/(m·s)〕;Δpf的单位为Pa。f为摩擦因数,它与流体的流动性质(层流或湍流)、流动状态、受热情况(等温或非等温)、通道的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两点之间电压降的计算公式:U=W/q
式中,W——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 ,q——被电场力移动的正电荷
电压降的参考方向用“+”“-”极性或双下标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电场力移动正电荷做功的方向,由高电位端(“+”极性)指向低电位端(“-”极性),即电位降低的方向。
电压降同时也可以叫电位差。当某一点电位为零时,则电路中任一点对该参考点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U)。两任一点之间的电位差同时也是两点间的电压降。
扩展资料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
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AB表示,则有公式:
其中,W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单位: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压
U=I*R;就是你知道电缆上负载上的电流,根据你用的电缆截面积,查电缆表每千米的电阻值,代到公式里就行了,就是你要求的电压降。
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为 △U=(P*L)/(A*S)
其中: P为线路负荷
L为线路长度
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大概为77,铝大概为46)
S为电缆截面
△U=I*ρ*L/S 。即压降=电流x电缆电阻率x电缆长度/电缆截面积。不同材质的电缆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是有区别的,你可以在百科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