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演奏时为什么要有指挥?

2024-10-30 13:32: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指挥的作用,就像电影的导演,电影的导演掌握着他要拍摄的电影的效果、风格,电影所以表现的东西都在导演心里。

指挥也是一样的,一部音乐作品的效果、风格,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掌握在指挥的手里。也许你会问,有乐谱在,大家看谱子就行了,要指挥做什么?那我也会问,电影有剧本,大家照着本演就行了,要导演干什么?

一样的道理,艺术作品不是数学公式,写在纸上的,永远不是全部,它需要人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射雕》《天龙八部》等等,书都是同一部,可是拍出来的电视剧各个版本都不一样,风格不同主要取决于导演。

音乐也是,谱子都是一样的,但强弱、快慢等等表达上的差别谱子上写得并不那么完全,指挥有权利根据他的想法和理解来表现。如果有兴趣,你可以仔细听听,同一部作品,不同指挥的录音,肯定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都是不同的。这根源于音乐作品的抽象性,剧本小说再怎样也是有情节的,音乐连故事都没有,纯粹是一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如何表达,表达成什么样,谱子上就没有了,这就全看指挥了。

形象地说,指挥是一个乐队的灵魂人物,他是音乐作品表达的决策者。乐队是指挥的一面镜子,指挥在台上总是背对观众的,他的想法,要通过乐队这面镜子照给观众。

或者,另一种不太完全的说法是,指挥就是在做那些谱子上没写的工作。也是有道理的。

所以,指挥绝对不是好像伴舞一样的动动手那么简单,音乐都在他手上。

指挥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大多数情况下,指挥的工夫花在台下,一首音乐作品在台上只演几分钟,几十分钟,在台下要花费几天,几个月的时间去排练,排练的过程就是指挥向乐队传达他对作品的理解的过程,是乐队按照指挥的理解来演习的过程。能过细致、反复的排练,指挥的想法被乐队理解并实现,才能上台表演。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指挥在台上就是没有用的。指挥在台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提示演奏员。一部作品常常规模庞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谱的同时记住所有排练时要求的所有细节,这时,指挥在台上的手势会起到提示作用。二、决定一些无法定量的处理。比如,演奏员记得某处指挥要求渐慢或渐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从哪里开始慢,到哪里回到原来的速度等等这些,是无法量化在谱面上的,只能看指挥临场的表达,因为艺术是需要情绪的,不是写下来就行了的。三,临场发挥。演出,本身会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指挥常常在演出中迸发出排练时没有过的激情和想法,所以,演奏者必须注意指挥在台上的动作,并且要和指挥配合默契,一旦指挥出现了排练中没有的处理,演奏者反应要快,要立即表现出来。这种临场发挥常常是相当精彩且不可复得的。四,表现性,增强作品感染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指挥都有,指挥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指挥看上去沉默,热情都在心里和手上,有的指挥则表演性很强,在音乐传达感情的同时,指挥自己也在用形体动作给观众传达着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有的指挥确实有指挥给观众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

综上所述,指挥的作用是重大的,无可替代的,千万不要以为指挥没有用,几十人上百人的乐队,都因为有了指挥才有音乐,如果没有指挥,乐队就没有用了。

回答2:

指挥是一个理解音乐和解释音乐作品的人,又是音乐作品的表现者。是用他
的指挥动作和感情指导排练,表现对作品深邃内涵的理解,并且创造性的展现作品的完整内容,表现出音乐形象与作品的风格,谱上的音响效果及曲作者的创作意图。

音乐作品的理解于处理和现场演出都有可能是千变万化的,因为作为指挥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效果作出敏捷的反应,迅急舞动指挥棒去安排,即在作品速度,节奏,力度,句法,旋律,性格,音乐的发展方式,推进高潮进行整体处理;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感情表现层次,以及呼吸.演唱法.弓法等等,在演奏方法上和作品处理上都做出灵敏的反应,进行统一。

因此,指挥者应用一切音乐知识及指挥手段,调动演奏(唱)者可能的潜能,完成好表达作品真实面貌的任务。

回答3:

指挥可是乐队的灵魂呀,排练时都是他指导的!他熟悉乐曲中每种乐器演奏的旋律,可以听到每个乐器演奏时的情况,及时指正。并且乐曲的速度、情绪上的处理都是他负责的。你虽然看演出时他就在那挥挥手,其实那可是他对乐曲的理解、整个音乐理念的表达呢。

回答4:

指挥是必需的啊,他能用精神引领全场,好的演出不需要乐谱,但绝对缺少不了指挥!

回答5:

指挥夸张的动作还可以使演奏更具观赏性,以满足另一部分观众的欣赏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