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赫兹(Hz)
是音振频率单位,即每秒钟的音振次数赫兹多用来测量音调的高低
(2)分贝(dB)
说明声音的音量大小时,用分贝表示0dB是大多数人刚刚能听到的声音,40~50dB的声音相当于一辆悄悄行使的小汽车,或者一间不太安静的办公室,在5m 远处普通说话声音大约在50~60dB70~80dB的声音相当于非常响的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声音,最小的说话声是耳语声,大约只有10~15dB,而极大的声音如喷气式飞机声音远远大于100dB(甚至120dB)
(3)可听声次声和超声
小于16或20Hz的声音为次声,16或20Hz~20KHz的声音为可听声,大于20KHz的声音为超声虽然人的耳朵最高能听到2000Hz的声音,但就能听懂的人谈话的最重要的频率范围是300~3000Hz,这被称为言语频率
(4)人说话声的各种高度和强度
一般辅音较高,元音较低另外,远处的声音听起来较小,近处的声音听起来较大下图显示了人的声音的域带,它是由相距120cm的普通声,相距60cm的普通声,相距60cm的大声,相距的30cm的大声域带组成的,这个声音言语范围呈一个香蕉状,所以也称为“言语香蕉”它代表了人们平时谈话时的频率和强度,主要意义之一在于聋儿戴助听器以后,其听力一定要在言语香蕉之内或范围之上,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
言语区域(言语香蕉)
2.耳聋的分级 耳聋的分级见下表
耳聋的分级
3.听力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1)检查者要站在婴儿背后或看不见的地方
(2)不让婴儿看到发音器(笛哨铃小喇叭等),以免分散其精力,妨碍检查
(3)不能用敲桌子拍掌叩门等声音进行听力测验,因为有振动感,可影响检查结果
二行为测听法又称听觉行为反应检查1岁以下儿童可以做此检查,最好在孩子睡眠时做要求声音3000Hz>90dB,可以用一个小型的振荡器,如大铃铛或哨子当发声的时候,孩子会突然睁开眼睛寻找声源(依照正常婴幼儿听力发育情况判定)虽然这种方法是一种粗的听力筛选方法,但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
三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COR)在5个月以上儿童头部可以向左右转动寻找声音时就可以应用,当扬声器发出声音时,孩子头转向声音,检查者使灯闪烁并使箱内的小动物活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反复数次建立条件反应,采用下降法测出听力值,测出的结果是好耳的结果此方法不适合注意力很差孩子的听力检测,但可用于加强孩子注意力的训练
四听力计检查法听力计又称电测听器,现代化的医院均有此设备3岁半以上的儿童才能做此项检查,而且智力要正常一般的听力计可以测出125~8000Hz 7个音频的最小听阈值,在听力图上以刻度表示,纵刻度表示dB,横刻度表示Hz,气传导记录方法右耳用“○”表示,左耳用“?”表示,骨传导右耳用“[”,左耳用“]”,气传导描计在线上,骨传导描计在纵线两旁,将所测到的结果按频率不同在听力图上标出,再连成一条线,就是听力曲线,见下图扬声系统用“Δ”表示通常所说“残余听力鬃分贝”,指的是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平均值常用的是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是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分贝数的平均值四分法是500Hz+1000Hz+2000Hz频率分贝数的平均值
听力图
五听诱发脑干反应听诱发脑干反应(ABR)是一种远场记录的早期听诱发反应,通常使用短声重复刺激听觉系统,在头颅表面记录电位变化,可据此估算客观听阈及诊断听觉系统病变听诱发脑干反应(ABR)异常表现首先在1974年由Sohmer等,1975年由Robinsion等以及Starr等报告ABR又可简写成BAEPABR的波形潜伏期波间期是诊断和鉴别耳蜗性病变及蜗后病变的主要依据目前已是临床应用最广实用价值最大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1.听诱发脑干反应的解剖基础
听神经由内听道入颅,在脑桥和延髓交界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到达脑桥的耳蜗腹核,另一部分到耳蜗背核起自耳蜗腹核的纤维进入斜方体,越过中线上行,形成外侧丘系,到达下丘,并经下丘臂至内侧膝状体起自耳蜗背核的纤维在第四脑室底部交叉到对侧,加入外侧丘系,也终止于下丘和内侧膝状体从内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经内囊,终止于颞上回Heschl颞横回前份的皮质听觉中枢耳蜗腹核和背核,主要是背核,有少量的纤维经同侧外侧丘系上行传导至皮层听觉中枢
2.脑干诱发电位波形
听性脑干反应是在1~10ms潜伏期内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波,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波ⅠⅡⅢⅣⅤⅥ及Ⅶ其中以波ⅠⅢ及Ⅴ最明显正常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于下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
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资料证明,这些波分别代表了听觉系统内一定解剖部位的电活动波Ⅰ为听神经动作电位,来源于刺激同侧听神经靠近耳蜗的神经段,代表听神经的周围部分;波Ⅱ为来源于刺激同侧颅内的近脑干端听神经段;波Ⅲ为来自脑桥下1/3上部的上橄榄核;波Ⅳ为来自脑桥中或上部的外侧丘系及核团;波Ⅴ有学者认为来自刺激对侧脑桥上部或中脑,而另有学者认为来自刺激对侧的中脑下丘核;波ⅥⅦ不稳定,多认为是上丘以上的高位听觉中枢
3.临床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法
记录ABR常用标准化的EEG电极,可分为一次性电极和盘状银汞电极受试者卧于检查床上,放松,儿童及检查不配合者可给镇静剂待其熟睡,房间采用隔声屏蔽装置或利用常规的听力测听室一般记录电极置于受试者的头顶或前额发际下;参考电极置于测试耳耳垂或乳突;接地电极置于对侧耳垂或乳突,如同时做双侧时,则置于鼻根上方电极放置部位需先用酒精或乙醚擦洗脱脂然后涂以电极膏,固定电极要求电极间电阻小于5千欧姆(kΩ)目前先进的测试仪均能提供电阻测试
4.临床测试参量
在临床上Ⅰ~Ⅴ波较为重要,听力正常者ⅠⅢⅤ三个波较为稳定,而波Ⅴ最稳定,出波率最高同时Ⅴ波的反应阈与主观听阈较接近,一般为主观听阈上0~20dB所以临床上常以Ⅴ波作为主要检测波临床上常用测试参量主要有波间潜伏期双耳潜伏期差(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ILD)和波间期(interwaveinterval,IWI)或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各测试参量因为不同仪器实验环境以及测试条件等的差异,所以各个实验室应该有自己的正常值年龄性别不同,测试参量会有差别一般来讲,60岁以下同一性别正常人各参量数值差别不大,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成人正常值差别较明显,婴幼儿与成人差别更大,男女之间正常值亦有差别所以,应该分别制定婴幼儿成人和老人的ABR 正常值供临床使用
新生儿和成人脑干诱发电位波正常值(成人年龄范围18~59岁)
婴幼儿不同年龄脑干诱发电位波的正常值
5.临床应用 正常人BAEPs各波出现率:ⅠⅢⅤ的出现率为100%,缺失延迟出现应视为异常,尤其单侧缺失更有意义临床中常常进行双侧波形对比,通过波间距测量值来进行诊断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BAEPs定位的误差与实际病灶仅相差1cm左右,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所以,BEAPs目前在耳鼻喉科和神经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客观听阈估计
正常耳短声诱发ABR听阈值为0~20dBnHL,依据ABR的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可有助于判断不同类型的听力损失在传导性耳聋者,其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与正常者平行,向右移位感觉神经性耳聋者曲线较正常者陡这些信息不仅可用来估计听觉损失的程度,也可用以判断其类型在临床上,ABR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的听力筛查,客观测定儿童听阈,对成人进行伪聋鉴别以及为配戴助听器的候选人进行客观听力评估
(2)诊断听觉传导通路病变
脑干诱发电位应用于听觉传导通路病变的诊断时,主要是鉴别蜗性和蜗后性病变波Ⅴ潜伏期和波Ⅰ-Ⅴ间期的延长以及双耳(患耳和健耳)波Ⅴ潜伏期相差0.4ms,都作为诊断蜗后性病变的依据,特别对听神经瘤诊断非常敏感另外,在耳蜗性听力减退患者中,ABR波Ⅰ潜伏期变化一般延长,而波Ⅲ或波Ⅴ变化不大,因此波Ⅰ潜伏期延长使Ⅰ-ⅢⅠ-Ⅴ波间潜伏期缩短在蜗后性病变时,波Ⅰ-Ⅲ间期大于2.5ms,波Ⅰ-Ⅴ间期大于4.5ms均有诊断价值
(3)用于颅脑及听神经瘤手术的术中监测
由于ABR对于脑干听觉通路即便是很少的损伤也相当敏感,更重要的是其不受全身麻醉的影响,因此在各种对听结构有损伤危险性的手术中,ABR是非常有用的监测工具
(4)神经科定位诊断参考
用于脑干内病变(肿瘤血管病变炎症以及变性病等)后颅窝占位病变桥脑小脑角占位病变幕上病变以及昏迷和脑死亡的检查综上所述,对儿童听力语言的发育要注意尽早进行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儿进行比较要根据婴幼儿听觉发育及语言发育的规律观察其对声音有无反应,可以利用铃哨子小喇叭等予以刺激(大铃的响度约为120分贝,哨子的响度约为100分贝),对此正常小婴儿可出现眨眼及全身颤动的现象此外还要观察婴幼儿的发音情况和语音发育情况一旦对儿童的听力语言发育是否正常发生怀疑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早诊早治早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