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代不同
1、正常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2、低档品:当人们实际收入增加时,反而减少对其消费需求量,以较高档次商品将其替代的那一类商品。
二、特性不同
1、正常品: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想更多的购买一种物品。
2、低档品: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低档”是相对而言的。对不同收入的人来说,其商品的档次会有所变化。
三、划分依据不同
1、正常品: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消费者如果想更多的购买一种物品,那么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商品
2、低档品:消费者如果想更少的购买一种物品,那么这种物品被称为低档物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常商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档商品
如果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那么这种商品就被叫做普通品或高档品。然而对于某些商品来说,情形恰恰相反:它们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减少;这些商品称为低档品或吉芬品。大多数情况下,低档品与经济生活困难的消费者相关联。
低档品包括劣质品。
"吉芬之谜"
在经济学中,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共知的道理,也符合理性人行事的假定。但是,1845年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马铃薯价格在上升,但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英国经济学家吉芬(Giffen)观察到了这种与需求定理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被经济学界称为“吉芬之谜”,而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吉芬之谜”其后已经被经济学家解开,而被看作是需求定理的一种例外。需求定理后面还掩盖着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在经济学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种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第二种则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对于所有商品来说,替代效应都是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需求定理一直有效。但是,在少数特定情况下,某些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作用要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正是如此,经济学中将商品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两大类,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而低档商品则反之。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难理解。试想一下,爱尔兰1845年饥荒使得大量的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土豆这样的仅能维持生活和生命的低档品,无疑会在大多数贫困家庭的消费支出中占一个较大比重,土豆价格的上升更会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变得更穷的人们为了生存下来,就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低档商品的购买而放弃正常商品,相比起土豆这种低档商品来说,已经没有比这更便宜的替代品了,这样发生在土豆需求上的收入效应作用大于替代作用,从而造成土豆的需求量随着土豆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现象。一种商品只有同时具备“是低档品”和“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两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之为吉芬商品。
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商品可以分为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两大类。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是: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而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动。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对它们各自的收入效应产生影响。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来划分商品的类型。一般认为,收入弹性为正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即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的商品为低档商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将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得到的结论综合于表。
商品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总效应与价 需求
类别 与价格的关系 与价格的关系 格的关系 曲线的形状
正常物品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低档物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物品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向右上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