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的变压器中性点为什么必须接地

2024-11-02 01:37:3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

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优点是绝缘方面减少了投资,因为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电压为零,非故障相电压不升高,设备和线路对地电压可以按照相电压设计,从而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

缺点是供电可靠性较低: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很大,必须断开故障电路,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故供电可靠性较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相当于将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短路,故短路电流很大,可能须选用大容量的开关,增加了投资。

扩展资料;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也称大接地电流系统。这种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出现除中性点以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因而供电可靠性低,易发生停电事故。

但这种系统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中性点的钳位作用,使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而对系统绝缘是有利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点接地方式

回答2:

1、降低相线接地危险性

注意,一定是一相接地,因为如果是两根或三根相线接地,那直接就会产生短路电流,出发漏电保护器的保护动作。

如果人体触碰到零线,就会形成大地——人体——零线的回路,产生电流,使人体触电。而如果中性点进行了接地,那么此时大地=零线,零线与大地的电位相同。

此时相线再与大地连接,相当于火线与零线直接短路,促使断路器进行保护跳闸。哪怕是断路器不跳闸,人体在触摸到零线或大地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要比短路中的电阻大得多,因此电流还是不会流过人体,不会使人体触电。

2、稳定电位

当变压器的绝缘发生损坏时,就有可能使高压电窜入低压端,就会引起低压端的电压升高。但是,如果中性点进行了接地,则低压侧对地电压将受到工作接地电阻阻的限制,不会太高。这时,高压接地电流Ic通过低压工作接地和高压线路对地分布电容构成回路。

扩展资料

若其中性点不接地有以下危害:

(1)变压器电源侧中性点对地电压最大可达相电压,这可能损坏变压器绝缘;

(2)变压器的高、低压绕组之间有电容,这种电容会造成高压对低压的“传递过电压”;

(3)当变压器的高低绕组之间电容耦合,低压侧会有电压达到谐振条件时,可能会出现谐振过电压,损坏绝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性点接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地变压器

回答3: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经低阻接地。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高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等。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故障点不会产生大的短路电流,因此允许系统短时间带故障运行。这对于减少用户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回答4:

主要是防止操作时的过电压对设备的冲击

回答5:

首先是为了人身安全;
其次,若发生单相接地时,仍可可保持电网运行两个小时,以供工作人员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