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四辩总结该怎么做,有什么技巧么·····怎么提出有埋伏性的问题攻倒对方

2024-11-04 22:10:4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 辩论总结
——怎样打好优势辩题
作者:张卡特
1.立论
从一开始我就是打一辩的,当时队里有两个牛X的师兄每场给我们立论洗脑,顺便告诉我一个不会立论的一辩就是个花瓶。所以从最开始就对这个事情很上心(怨念的意思)。
立论这件事是辩论的各个流派各个风格里面差异最大的一件事了(废话),我把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归了一下类,管中窥豹吧……
(1)逻辑高度型
这是我最开始接触到的立论方法,据说是曾经的元培风,也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生科风。不知道用这五个字能不能完全概括和展现这种立论的特点。
它重视逻辑的完整和清晰,通常由一个有价值高度的标准作为立足点,衍生一套完整的推理关系,然后就这一个链条拆分出三个方面进行论证。这样的论非常花时间,所以生科的所有比赛都花了几乎所有的时间来立论。但这样的论几乎牢不可破,因为它一旦产生,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解释得非常清楚。
例如:
辩题:知识创新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标准:二者谁能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辩题:功利慈善利大于弊。
标准:当今的社会现状是人们的功利之心有余而慈善之心不足,因而才会出现功利慈善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功利慈善”,我们要评价它的利弊,就应当从社会的层面上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
如果说所有立论的逻辑链条都有缺失,那么这种立论方法,就是将缺失放在了大前提之前,因此站在立论之内,几乎能解决所有对方的攻击。然而,一旦对方站在更高处破掉了这个论的论述角度,整个论证就陷入了死局。比如从人类文明的延续看问题,脚踏实地比仰望星空更重要;比如从社会机制的角度看问题,功利慈善将会破坏对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视。
因此,开明哥哥在一开始就告诉我,所有立论都是霸王论。因为立论考验的其实不是逻辑的推演而是角度的选择。立论要做的,就是把辩题放在一个恰当切有利的层面上,当你选择了一个最佳的立论角度,其实在这个层面上你的观点就是一个霸王论。
这种立论方式的难度在于对层面的把握。一个辩题的层次太浅,会直接被对方压过,而层次太深,一方面辩手驾驭不了,一方面短短几十分钟之内无法向评委和观众解释清楚。所以对这样的立论我目前实在没法完全掌握(曾经试着立过一个“世博会应更注重国际化还是民族化”,被评价为“自洽”囧rz)。
(2)价值压制型
这种立论方式是蔡师兄带来的。我对它的理解不太深刻,但是有一点小小的感悟,希望师兄指正。
价值压制型的立论是在逻辑高度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直接基本放弃了逻辑的论证,靠一个核心价值取胜。比如利弊比较型的辩题,在传统的立论方式里,定义标准分论点,缺一不可,需要给一个标准来比较究竟利大还是弊大。但以价值压制型的立论方式里,只需要找出一个绝对的利,这个利大到了其它任何弊都只能小打小闹的地步,可以避免逻辑推演直接证明“远大于”。
师兄给过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好马应该吃回头草”,核心理念为“宽容”,师兄的描述非常戏剧性:“上场前告诉我们两个字,宽容,然后自己上场打去吧……”
还有另一个是“大学排行榜利大于弊”, 在立论过程中师兄带领我们找到“竞争意识”这个核心的高度,它带来的向上的意识和发展进步的推动力是最为重要的。后来因为我的个人情绪没有参与后期准备,不知道这个论怎么样了……
师兄也说,这个立论方式的辩论基本上没有临场性,因为没有交锋点。对方说的一切话你都只能告诉他:在这个价值标准下,我们不在乎;在这个价值优势下,你的说法不成立。
这样的立论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理由同上。但由于没有逻辑展开,直接的价值压制会显得比逻辑高度更为简单直观,能贯彻整场,让评委和观众容易接受。不过仍旧需要辩手素质较强,否则即使打不破也会显得很不好看。回应方式单一永远是辩手的大忌,毕竟看辩论的人谁都是冲着吵架那劲儿去的。
(3)直观展示型
这是我在校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相比于我之前接触的立论方法,这样的立论基本没有核心逻辑。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将一个逻辑拆三点的过程,是一个将三个方面的说法(有机)结合的过程。之所以把有机加上括号,是因为这样的论操作不好了就是一个举了三个例子的一辩稿。
这样的立论方式其实好像在现在的辩论里占了大多数,没有显得别扭是因为大家都力使这三个方面比较大,尽可能地涵盖了所有,即使有没有涵盖到的,那不好意思对方辩友,这都是细枝末节,我们不讨论。
具体例子可以参见世博赛,以及各项大型赛事里都有很多这样的立论。由于是选取有利方面说明,这些立论的优点非常明显:直观明晰,容易接受;逻辑简单,不落把柄;面面俱到,便于展开。例如万能的“广度深度持久性”立论,之所以能够套用几乎所有辩题,就是因为这是几乎所有事件都必须考核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够主要,有意义,并且很好阐述。
比如:
“动物园不应该存在”:动物园不利于人类全面地了解动物;不利于人类深入地了解动物;不利于人类和动物关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现代媒体对传统书法艺术利大于弊”:现代媒体有利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完整呈现;有利于传统书法艺术的长期延续。
“校园影视作品应以非影视专业学生为主”:以非影视专业学生为主能保证校园影视作品的广泛参与;能保证其内容深入;能保证其长久存在。
这个可以比如出来很多很多,而且贯彻全场也很容易。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这是有问题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这样的立论是不是有点多重标准?或者说,在列举了三个方面之后,其实还是不明白,你判断“利大于弊”或者“应不应该”的标准到底在什么地方。
可以说这种立论直观、省事、好操作,而且非常方便铺设战场。如果推战场的效果好,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逻辑上的问题会被质疑。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样的立论是不是有一点偷懒?给人的感觉就是话说了一半没有说透、说亮,有一点中庸之道的意思,你自己去理解吧,你要是理解出来点什么问题,我还可以说你扣帽子把这事躲过去:诶对方辩友我方可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啊……
另外,这样的立论基本没有价值高度。最多也就在“持久性”一条里面有一点展望未来的意思。但是很难出现重大意义上的东西。
嗯,其实这个立论方法我现在也没太吃透,还需要多体会一下。
(4)操作便利型
最早见识到这种立论模式是在北师,当年那个没事就去另一个学校打酱油的岁月啊……咳咳~~
当时在北师的信科辩论队参加他们的准备,给他们改改稿子,说说临场反应。当时自己也是个新辩手,就是个彻底的大酱油。带队的师兄每次在上场前给大家讲论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的第一条论,是用来立自己的东西的,他们问我们怎么想的时候,就告诉他第一条;我们的第二条论,是用来进攻的,用这一条的逻辑去问他们,这样的事情你们怎么解释;我们的第三条论,是用来防守的,前面的东西挡不住了,就用这一条去压他。
当时我很反感这样的论,感觉这是个什么东西啊,立论就是立论,这么城府深,还讲不讲道理了。(我囧,当时我脑子里在想什么?)
不过现在感觉这样的论是很有那么点道理的。比如在世博赛里和湖南大学的那场比赛(生活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更幸福),湖南大学(反方)有一个很好的回应:大城市是拼搏的地方,人们涌向大城市,是因为愿意忍受不幸福而换取更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这个点没有出现在立论里,而是出现在了总结陈词中,没有能为他们挽回败局。因而,将有力点放在立论中是很重要的。
很幸运在我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接触到了中文辩论队的立论风格。中文的立论往往会在第三条分论点放一条便于操作的东西。比如新生杯决赛“校园电影作品应以影视专业学生为主”,第三条分论点,“我们说以影视专业学生为主并不是要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共同参与,由影视专业学生起主导作用”,用以解决对方可能产生的“校园电影应该有所有人参与”的攻击;俱乐部赛半决赛“字如其人”的第三条“我们说字如其人,是要提出一种见微知著的知人识人的方式”,用以贯彻见微知著的价值倡导;还有一次友谊赛“功不能补过”的第三条“功过必须要客观审视,因此功不能补过”,几乎可以直接用来解决对方的一切攻击……
我个人对这样的立论方式态度比较保守,一方面打仗的时候直接把阵法和武器都亮给对方看是件很不理智的事情,另一方面,这样的立论方式往往会出现论点之间脱节的现象,比如第三点论和前两点不在一个层面上。我这个人对一辩稿比较有怪癖,分论点无对仗、无递进或并列关系就会难受……
(5)XX2.0立论法?
这个立论模式其实一直都在,据说近期被西南政法的一个牛X辩手集大成,开发了一个XXX2.0立论法,可以系统地对任何辩题进行立论,简直和“广度深度持久性”一样神器。
亮哥给我解释了一下这个立论法,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大义就是“你说的都对,但你没想全”。这和蔡师兄最初给我们讲的“你说的都对,我还对”的立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蔡师兄的立论是通过层面差异达到的,而2.0立论法是通过逻辑的进一步达到的。
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例如前文提到过的功利慈善的辩题,正方的观点基本就是:是啊对方辩友,慈善那么好那么好,可是现在这个社会,你不通过功利慈善的过渡期,怎么达到非功利慈善的天堂?
再例如官科老师昨天给我说的“奥运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大概是:对方辩友你说的好啊,结果大家都这么想了,于是就不理智了,自己国家通胀了还去申办奥运会,结果预算超了40倍……
这样的论基本就是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简直百口莫辩。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说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给事物加了一个前提,参与了人的因素之后事情就不一样了。我个人也没事爱立这样的论,但是不敢正经地往外拿,觉得不够主流,有点心虚……
立论的方法我现在见过的基本就这么多,这些立论各自的侧重点、核心思路都各不相同,从中基本也找不出来什么立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权当一个材料列举供大家分析,抛砖引玉,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具体辩题进行选择和综合。因为自己见的打的都还少,对各种方法的分析和评价都还很浅薄,希望大家多指点。
2.临场准备
本来这一部分的题目叫“临场”,我想了想还是加上了“准备”两个字。因为临场真的是个需要准备的东西。在我最初打辩论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准备临场”这个说法,我的比赛永远没有例子没有段子,不断在逻辑上出东西,偶尔给点小类比,就算很精彩的东西了。进校队之后发现,原来辩论不是这样的,大家上场前都会收集好多例子,先做几个好段子,再想几个好类比。
今年比赛前我跟开明哥哥怨念地说了这个问题,开明哥哥很惊讶地说,啊,怎么,例子段子不是张口就来吗,还要给你们找?
我去……你以为都是你。
以上纯属吐槽。
辩论的临场需要什么?敏锐的逻辑,好的语言,好的段子,好的例子。除了逻辑这个东西天生没办法之外,语言、段子、例子都是可以,应该,也必须在场下准备的。这是我一直在教给生科的小朋友们的事情,也是我现在在努力体会的事情。
(1)逻辑和语言
这两个东西一起说,是因为二者往往相互影响。语言体现逻辑的走向,逻辑决定语言的方式。
举个例子,当时让我们小朋友打了一场裸辩“网络使人更(不)自由”,正方小朋友的第一个例子是“当你想对一件国家大事发表看法,除了上网还有什么方法吗?”这样的句式一直到了后半场反方才反应过来,“是啊对方辩友,除了这个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还说是更自由?”再两轮之后,正方才把句式换成了“上网是不是给了你一个更好的方法呢?”
这个例子非常普遍。它至少说明了三件事:
a.同一件事用不同方式说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b.说的方式不对说明了自己的逻辑就不清楚。
c.对语言有敏感性才能对逻辑有敏感性,反之亦然。
关于这方面的训练,只能平时多打模辩了。裸辩是最练敏感性的。我带小朋友的时候做过一个尝试,就是让双方不立论,直接找例子,打8个回合的自由辩,然后复盘,看刚才什么表述好,什么表述有问题,然后不换立场不换例子,直接重来一次。感觉让新手练习效果蛮好,提供给大家~
(2)例子和段子
啦啦啦,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例子是一些事实上的,数据啊,案例啊,真人真事啊,名人名言啊,通常作为正面论证的论据出现,经常用于让对方解释(真缺德)……段子是一些类比啊归谬啊,以及真人真事名人名言的妙用,和例子不同的是段子经常有荒谬搞笑的效果,所以一般作为反例和回应出现,偶尔用于给对方扣帽子。
一场没有例子和段子的辩论注定是不好看的,用什么、怎么用都是大问题。对于例子的准备,想说的是不要依赖网络,或者不要所有人的依赖网络。用电脑查资料的时候总会有浏览性,就是一眼看到底了,其实脑子没有转。而且依赖电脑了也会让人失去自己想例子的能力。推荐的方法是自己想,这里需要一个什么事例,比如古代的某个名人,然后上网查一下具体情况,再自己组织语言写下来;这里需要一个数据,最好权威一点,然后上网查一下记下来。永远不要让电脑代替你的大脑。
而段子就是彻底靠自己的了。牛X的辩手段子都是临场现出的。卡特不够牛所以还是觉得这个东西需要场下准备,或者场下先想一想。一场辩论赛几个大的交锋点都是可以预判的,在这几处做几个段子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比如新生杯决赛,中文系在“非专业出了个别牛人不能代表非专业的水平都很高”一点上做了两个段子,一个是“韩国XX乒乓球得了冠军,可乒乓最牛的还是中国”和“通常得最佳辩手的一方可是输了啊”。
对于准备的过程,我只能说,要提前准备,花心思花时间,没有捷径。
(3)战场的推进
战场是我在校队学到的另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虽然那个提前决定了几乎所有话的模式我不喜欢,我还是必须要说,这个方法是有用而且高效的。并且有的辩题必须这样做。
在此之前我对战场的理解只在“提前预设交锋点”的层面,知道如果打到每一个交锋点应该怎么打怎么回应,在场上打到哪算哪。然而现在明白了,战场的推进应该是有设计有目的的,好的辩论应当是主导比赛进程,这样能够避免出现整场纠结同一个点,或者出现跑题和无意义无营养的对话等等。
这里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形式是围绕例子做战场。先把例子分类,哪些例子证明同一个问题,做几个相应的段子做呼应。打完一轮换下一个,不恋战逗留。
惟一要说的是,做战场必须所有上场辩手参与,甚至提前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保持全队的统一性。
四辩把大逻辑,启、转战场;二三辩扔例子和段子做攻击;一辩结战场。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图景~
擦擦口水……
卡特表示,离这个境界还有那么…一点…远。
3.优势辩题的把握
终于说到正题了。
在我还是新人的时候(虽然我现在还是很菜),对有明显辩题偏向的辩题的态度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需要考虑辩题优势。最明显的感觉是在去年北大之锋半决赛的“城市名片应首打经济牌/文化牌”。就觉得既然双方打成五五开的局面,就应该判劣势辩题方胜。
自己打了两场优势辩题(还都挂了),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优势方辩题越优势,其实才越是难打。不能霸道,不能太浅,不能仗势欺人,还必须承受“听众没兴趣”和“评委会考虑”的心理负担。我现在彻底觉得,优势方真的太太太不容易了(卡特抹眼泪,点头~)
(1)辩题偏向到底应该考虑多少
优势辩题其实会给优势方许多掣肘,反而劣势方会占据许多先天优势,比如常出奇招,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适时哭穷装萌,效果往往很好。因此,辩题偏向究竟靠不考虑,考虑多少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觉得,考虑辩题偏向是应该的,不能苛求评委和观众对双方一视同仁,但不能因为辩题劣势就容忍太过。合理地考虑辩题偏向,是要考察整场产生的优势和劣势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打成55开,或者优势方略胜一些,但优势全都建立在辩题优势的前提下,这时对劣势方多给考虑是应该的

回答2:

四辩的总结陈词,以纠错为主,场上揪出来最好,揪不出来就提前准备6~10个对方可能犯的错误,然后场上对面的犯哪个你纠哪个。除此之外还有对本方观点的重申,三分钟的陈词,错纠不到就写点煽情的东西备着让观众从感官上认同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