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初中《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六单元《愚公移山》中,文末一句是:“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陇断”,文下的注解为:即垄断,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从意义方面看,文意通达,无可厚非。但一些文言文辅导材料,进一步把“陇断”阐释为:陇,山脉;断,阻断,阻隔。乍看和整个句子的意义正好一致,但若认真考究起来,“陇断”拆开解释是欠妥的,是值得商榷的。
为什么“陇断”可以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却不能把“陇”解释为“山脉”,“断”解释为“阻断、阻隔”呢?其实这属于“慢声”现象。
孙雍长先生1997年在《训诂原理》中指出:“所谓慢声,则是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所以便写成了两个汉字。”“慢声”现象中,一般而言,把缓读后形成的两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如“陇(long214)断(duɑn51)”或“垄(long214)断(duɑn51)”,即可得到“峦(luɑn35)”。“峦”在古汉语辞书中的解释是:①小而尖的山。②泛指山,连绵的山。课文中使用第二个义项。“慢声”有点类似于古书注音中的“反切”法,但和“反切”并不完全一致,“慢声”中两个音节的拼合不如“反切”那么严格。
将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语言现象,不但在《诗经》、《尔雅》等古书中早有存在,即使在今天的山西方言、包头方言、福建方言、山东部分方言中也存在,但叫法不很一致。山西方言、包头方言中的“分音词”、“嵌L词”,以及在“分音词”基础上蜕变而成的“圪头词”,福建方言中的“切脚词”,都与“慢声”现象密切相关。“分音词”、“嵌L词”等把一音义分成二个音节有一定的格式,大致如下:Ab(原音节形式)=Ac+Lb(A为声母,b、c为韵母),如下列例子:
不楞(蹦)、不浪(棒)、菏浪(巷)、机灵(精)、囫囵(浑)、图栾(团)、圪佬(搅)、忽剌(划)、古陇(滚)、窟窿(孔)、得拉(耷)、支棱(撑)、吱拉(喳)。
一些元曲作品中,也存在这种语言现象。元睢景臣之散曲《高祖还乡》中有这么两句:“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了迎霜兔子;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胡阑”这里是“环”,“曲连”这里是“圈”,“毕月”就是“蹩”。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面月旗,旗上画着一轮满月,月中有一只白白胖胖的兔子,所以说白环环套了个迎霜兔;一面日旗,旗上画着火红的太阳,太阳下蹲了一只蜷缩了一条腿的乌鸦,所以说红圈圈里打着个毕月乌。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现象,是上古汉藏语复辅音的残余。有些学者认为“分音词”是宋元之际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洪流中,由单音词分裂而成的。
事物往往都是相互对立的。有把一音义用二字代表的“分音词”现象,在语言中也就有了“合音词”现象。即把两个音节在具体的语句中用一个音节来表示。如“盍”为“何不”,“叵”为“不可”,“诸”为“之乎”或“之于”,“胡”为“匈奴”,“甭”为“不用”,“孬”为“不好”等等。
“陇断”实为“峦”,正是语言中“分音”现象的一种体现。如果执著于形式,把“陇断”拆成“陇”和“断”进行解释,从字面意思上也似可通,但与本来的实际情形已相去甚远。“陇断”解释为“高而不相连的山丘”,“无陇断焉”解释为“就没有山脉阻断了”是可以的,但需要强调的是释文中的“阻断”并不是“断”的译文,而是为了文意的通达,增补上去的。课本中的解释因未能揭示出其原因,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拆开误用的现象。我们建议将《愚公移山》文下对“陇断”的释义修改为:
【陇断】即垄断,实为“峦”字,指高而不相连的山丘。这是语言中的一种“分音”现象,即将一音节用二字代表,实际上就是把语言中的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缓读)而成为两个音节,写成两个汉字。一般而言,缓读后形成的两个音节取第一个音节的声母和第二个音节的韵母相拼合,即可构拟出最初的音节。这种现象在山西等方言中仍存在。
“无陇断焉”的“断”是“隔绝”的意思。
1、“无陇断焉”的意思是:没有高大的山阻隔了。
2、“无陇断焉”出自寓言《愚公移山》的最后一段:“帝感其诚,命 夸娥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 东,一厝 雍 南。自此, 冀 之南、 汉 之阴,无陇断焉。”
参考: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用书
“无陇断焉”课外参考书解释为“ 就 没有山脉阻断了”
其中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自此,晋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 愚公移山》
中的“焉”字都相当于“于是/之”
不及物动词之后,而非及物动词之后。
古代汉语裏有“知之”、“杀之”,而没有“知焉”、“杀焉”。
“焉”字由于经常放在句尾,表示语气的作用逐渐加强,而表示指代的作用逐渐减少,因而在有些句子中就变成了纯粹表示停顿或提示语气的句尾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