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RI分析,2008年世界铁矿石供给大概会增加1.23亿吨(按63.5%品位折算)。
不过,由于澳大利亚等主要港口堵塞问题要到2009年底才会有效解决,特别是一些主要码头扩张和改造项目大都在2008年底和2009年间完成,所以,尽管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但2008年铁矿石价格仍有可能保持高位,下半年现货价格应该出现回调。如果2009年钢铁产量和铁矿石产量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2009年铁矿石供给将相对过剩,协议价格很可能出现下降,现货价格则会进一步下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一,作为集中度比钢铁行业高得多的铁矿石行业,三大铁矿巨头完全可以操控铁矿石产量增长的幅度;其二,随着印度钢材需求的高速增长,而投资环境又制约其铁矿石产量的扩张,将使得其出口增长幅度下降甚至出口量下降;其三,中国开采铁矿石的盈利空间诱发诸多开发商开采品味在10%左右的铁矿,且在近年中国增产的铁矿石中占越来越高的比例,这种虚高可能会迷惑一些人误以为中国产量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缺口。
据统计,2009年世界干散货船进入交货高峰期,特别是2010年。如果单壳油船改装散货船成功的话,则可能使得干散货船运输市场在2009年(早的话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拐点,支撑这一结论的理由,还有诸如,全球贸易量增幅大幅下降(世贸组织最新预测2008年世界贸易额增幅只有4.5%),特别是,随着中国钢材出口锐减,部分运力将投入铁矿石的运输当中,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限制粮食出口,也将降低大宗原料的运力需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17亿吨,同比增长3.1%;生铁产量为6.58亿吨,同比增长1.9%。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粗钢累计产量5.87亿吨,生铁累计产量为5.40亿吨,预计全年粗钢在7.5亿吨左右,生铁产量将突破7亿吨。
作为生产钢铁的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铁矿石由于产量、品位等原因,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求,因此中国需大量进口铁矿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为9239.3万吨,比上一年增长32.04%。到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突破1亿吨,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20.67%。此后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一直居高不下,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直至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较2009年略有下降,结束了自2000年来一直高速上升的势头,之后缓步上升。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7.44亿吨,创下新高,同比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