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驱逐舰为何要装鱼雷?

2025-04-08 21:05: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当然有用
因为驱逐舰的吨位低,可以装载的主炮口径就小,
小口径的主炮无法击穿大型军舰的装甲,但是鱼雷的爆炸能量却可以击穿

速度快,不要紧,
驱逐舰一般在海况好的情况下,能在10公里左右发现地方军舰,双方以30节的速度相向全速行驶,也要5分钟左右才能进入作战距离。(可视距离,不算雷达)
足够十几人围着鱼雷,拆开鱼雷上的盖板,并调节鱼雷定深。
至于旋转角度,鱼雷速度,一般是不会调整,是固定值,便于计算射击角度。
而且为了增加鱼雷命中概率,有两种射击方法,一种是以鱼雷发射舰为中心,进行扇形发射,第二种是鱼雷发射舰在匀速运动时,将鱼雷按平行线发射出去。

当然有战果,
如:
1945年5月14日,日军羽黑号重巡洋舰与“神风”号驱逐舰一起出航为安达曼群岛上的守备部队运送补给,在15日夜间与英军第26驱逐舰分队发生交火,羽黑在成功命中敌方先导舰后不久,一号和三号主炮塔附近先后被2枚MK IX型鱼雷命中,舰体大幅度倾斜。负责指挥的桥本信太郎中将下令弃舰。在被另外一枚鱼雷击中了左舷主机舱后,该舰最终于16日凌晨2点42分沉没。

1942年11月12日晚上11时30分的夜战,日军驱逐舰夕立和春雨发现美军舰队后,夕立号23时54分 在1500公尺的距离发射八枚鱼雷。 23时55分 美军防空巡洋舰、亚特兰大级巡洋舰被鱼雷命中,大破。

卷云号驱逐舰于1942年6月6日晨5时10分用鱼雷击沉飞龙号航空母舰
1942年10月27日凌晨1时35分用鱼雷击沉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CV-8)

回答2:

驱逐舰主要是靠鱼类来实施攻击的,二战真正在海战中,双方的相对速度并不大,驱逐舰的作用就是以数量来打乱对方节奏,打乱对方阵型,实施范围性攻击。而以驱逐舰的火炮明显不足以杀伤对方的主力战舰,对于驱逐舰鱼雷的杀伤力大于炮弹,而且打击的是对方军舰吃水线以下,能快速造成对方战舰的战斗力减弱。以太平洋战争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为例,美军的四艘驱逐舰就对日方的港口实施过快速突袭,成功打乱了日军部署。弱点就在于二战中鱼雷的射程有限,驱逐舰防护能力不足,容易被击伤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