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赵国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2024-11-19 20:23: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根本原因是,秦赵都想制霸中原,然而一山不能容二虎,秦赵大决已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回答得满意或是不满意,麻烦都请关注一下我的百家号:历史之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

回答2:

长平之战爆发的根源是秦国国力日益强大,欲图扫除邻国,达到兼并天下、威加海内的伟大目标。其直接原因则是秦国攻占韩国野王后,意图吞并上党,在此过程中赵国横插一手,阻碍了秦国的既定方针。而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一败涂地,除了本身国力不如秦国之外,还与其外交方针以及在长平之战中赵括指挥不当存在着很大的关联。

浅谈长平之战爆发之根源

通常来讲,对于一场战争的爆发,往往是必然中带有偶然,偶然中又带有必然。偶然与必然相组合,也就成为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所在。

所谓“偶然”,就是这场战争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是因某件事情作为导火索而引发的;而所谓“必然”,则指的是这场战争的爆发具有预见性,也就是说它是按照历史发展的原有轨道所进行的。

这样一来,我们对于长平之战爆发的探究也就是从这两个方面所开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平之战爆发的必然性:

从时间上来看长平之战的爆发在公元前260年左右,此时为战国中晚期,当今天下的局势比较明朗,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逐鹿中原。在这样一个群雄混战的局势下,作为长平之战的两大主角:秦国与赵国又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对于此时的秦国来讲,在经历了秦孝公之商鞅变法、秦惠文王之征战伐谋之后,国力飞增,跻身为战国七雄中一流强国的行列,大有一幅统一华夏、傲视中原的姿态。而继任者秦昭襄王也非等闲之辈,上位以来,选贤举能,涌现出诸如白起、范睢之类的当世大才。

《过秦论 》·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而此时的赵国同样不甘示弱,在前任君主赵武灵王所进行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之后,军事实力大增,国势空前强大,在多次对外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逐步步入了战国时期一流强国的行列。

纵观古今历史,但凡强国之间必有一战。秦赵亦是如此。为何?因为赵国是秦国荡平天下的第一块绊脚石。所以这也是两国在长平兵锋相对的必然性所在!

再来看看长平之战爆发的偶然性: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所谓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往往是因为某件事件作为“导火索”所引起的。而引发长平之战的导火索便是韩国上党之争。

公元前262年,秦国国君采取谋臣范睢所提出的“远交近攻”对外政策,令军队攻打韩国重地:野王。由于秦国与韩国之间实力悬殊,秦国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野王。

秦国为何要选择攻打野王?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秦王战略眼光之毒辣。

野王城池虽小,但它横亘在韩国都城新政和北边重郡上党之间。野王一失,韩国便失去了对上党十七座城池的有效控制权,这对于国土本就很小的韩国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在野王城陷之后,秦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攻占上党,但是韩国朝中并没有打算组织兵力进行反抗。相反,他们打算把上党的驻军撤出,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拱手相让于秦国,以谋取秦国罢兵,平息韩国灭国之灾。

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上党郡郡守冯亭的反对,他认为秦国乃虎狼之师,野心勃勃,在占领上党后,下一步必定南下攻打韩国国都新政,这样一来韩国便会就此灭亡。与其不战而降,坐以待毙,不如将上党交付给赵国,用赵国之兵力抵挡秦国的侵略,以解上党郡燃眉之急。

于是乎,冯亭不顾韩国国君指令,派特使快马加鞭前往赵国,将赠送上党的决策送达给赵国国君。

对于眼前上党十七座城池如此贵重的礼物,赵国上下难免坐立不安,最终在赵孝成王和诸位大臣的商讨下,决定接收韩国上党之地、以及上党的百姓。

关于赵国接收上党这一决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赵国贪图眼前之利。其实不然,上党之地对于韩国来讲很重要,对于赵国来说也是必争之地。倘若上党落于秦国之手,它便可以直接将韩赵两地之联系截断,同时,秦国驻军于此,南可控韩国,北可抵赵国,两国边境必会受秦军势力长期侵扰。再者,驻军于上党的秦军,无疑是像一把尖刀安放在赵国脚底,使其步履艰难。所以说上党之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对于赵国来讲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赵国接收上党这一决定还是彻底激怒了秦国,秦赵之间的必然一战,在“上党之争”中得以提前。秦赵之间的这一仗决战之地发生在长平,也就是中国战争史中鼎鼎有名的“长平之战”。这一战萌发于秦国攻赵之必然,引发于赵国接收上党之偶然。偶然之于必然,也就是秦赵长平之战爆发之根源所在。

浅谈赵国长平之战之败因

秦国在得知赵国准备接收韩国上党时,于公元前260年初派历经三朝的宿将王龁率军攻打上党,上党陷。

然而,令秦军没有想到的是,城内百姓早已逃往赵国,他们攻下的上党只不过是座空城,这样一来,上党对于他们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由于上党难民的接收工作是赵国安排的,秦国也就“迁怒”于赵国,两国交战由此展开!

《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

攻赵首战,秦国派出的将领是王龁,王龁不负众望于,率军一举拿下赵国两个重要军事据点:故谷城与都尉城。面对这种情况,赵国看出秦军士气正盛,仓促应战必然讨不到便宜,于是派大将廉颇率军镇守长平。

廉颇军队到达长平后,冷静分析当前局势后,他认为秦军长途作战,其粮草供应是一大问题。于是采取“坚守壁垒”政策,高筑墙,拒不应战,将秦军抵挡于城门之外,待其久攻不下,粮草用尽时必会撤兵回国。

然而还没等到秦军粮草用尽,赵国方面就先出了问题。

赵国国君在得知长平前线军队坚守城内,拒不应战后,误以为廉颇消极应战,同时担心战事过久,消耗国力,于是便派人前去责备廉颇,敦促廉颇尽早出站,杀秦军于城门之外。

远在秦国得知此消息后的范睢则使出一“反间计”:派人携大量钱财前往赵国散步谣言称秦军最忌惮的人并非廉颇,而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国果然中计,派遣赵括前去长平接替廉颇。

赵军临阵换将,秦军方面也不甘示弱,他们悄悄换上了当世名将:战神白起。表面上仍以王龁为统领,实际上三军指挥权已交给白起。为的就是让赵军放松警惕,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赵括到达前线后,废除廉颇的“坚守壁垒”政策,转守为攻,派军队出城应战。两军在赵军城门外交战,秦军“大败”且“溃退”。赵括见势,认为秦军徒有虚名,便指挥全军主力出城追击秦军,并追到了秦军驻营。

而此时的秦军则组建了两支军队,一支2.5万人的军队绕到赵军后方,攻占赵军营地,以绝赵军之退路;一支5000人的骑兵部队,杀进出营赵军之中,使得赵军一分为二,首尾不相连,粮道也因此受阻。

《史记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如此一来,赵军便被秦军“分割包围”。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赵括一方面组织几支军队尝试突围,但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则是就地扎营等待赵国援军。

然而,远在秦国的秦王早有准备,他前往河内对当地百姓进行封赏,鼓励他们赶往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军和运粮部队。

最终,被围困的赵军断粮46天后,在赵括的带领下发起最后反击,大败,赵括战死,几十万赵军被俘虏后被白起坑杀于长平,长平之战也就落下帷幕,以赵国惨败收场。

对于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争论不休的,在此我来发表一些我的看法:

①赵国之败,其根源在于国力不如秦国:在经济上,秦国自吞并巴蜀以来,在几十年的运营当中,已使得秦国成为了当时的粮食大国,这为秦国攻韩伐赵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秦国在近距离打的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在军事上,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采取的军功制,有效的激发了秦军的作战积极性,国内尚武之风也非赵国所能比拟的。

②在战略方针上,秦王自范睢辅佐以来,便开始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对于邻国,秦国以军事侵略为主;对于远国,则进行外交联盟,以孤立秦国之邻国。面对这样一个战略方针,包括赵国在类的六国并未采取此前的“合纵”之策以弱秦国。所以说,从战略上看,赵国之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③在作战方针上,秦国从王龁攻赵、到范睢反间计离赵军军心、再到白起“分割包围”战术、秦王征兵往长平,这一系列策略都是环环相扣,井井有序。而反观赵国,从裁撤廉颇,到启用赵括、以及调兵支援等一系列方针都是处于被动的!如此一对比,赵军长平之战嫣然不败?

附语: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从崛起到兼并天下过程中必经一战,同时此战也是两国国运之战,秦国胜,虽为惨胜,但它代表着秦国统一天下之态已是大势所趋。赵国败,也为惨败,从此一蹶不振,亡国也是趋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