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国际上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像谷歌、脸书,它们将自己一部分数据中心放在了寒冷的北欧地区。
那主要在我们国家市场内经营的一些互联网公司,为何不把数据中心也放到寒冷的地区去呢?虽然我们国家不靠近北极圈,但像黑龙江地区,一年到头下来,平均气温也的确能比贵州低很多很多呢。
这当中,在能耗之外,当然经常还会涉及“地缘”考量。
比如说,我们的腾讯毕竟是总部位于国土最南端“深圳”,的一家企业;在地缘意义上,它无疑跟“贵州”会靠得近一些。假设某一天各地政府之间出现什么分歧的话,那么这么就近安放,大致上应该不致于让它“受制于人”、数据安全遭到这样那样的威胁。反之如果安放得过远的话,就算现实情况下也真的不至于发生什么危险,但它自己恐怕也过不了“庸人自扰”、“忧心忡忡”、自己的“担忧”那一关。别忘了,我们腾讯的“南山必胜客”头衔,是如何一步一步、步步为营、多年如出一辙得来的;这么个招摇的头衔,一方面能够体现出它的过往作为作风,另一方面当然也还能体现出它在思维上面会如何去看待位于另一个政府法制系统管辖下的别人、其他企业。
在这之外,仅从气温来看,云贵高原在我们广大的南国地区,比较看来的确显得已经非常凉爽了。相比较起来,较低的气温,算是贵州山区一个对数据中心节能运行更为有利的条件。
.
第三,我们知道,一些小的溪流从西藏高原经云贵高原流下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了拥有一定水流量的河流。而我们的贵州省政府,也借助各国努力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落实的契机,建设了一些水力发电站。也就是说,贵州在电力供给上面、廉价电力供给上面,也拥有一部分得天独厚优势。
第四,就要谈到我们贵州省政府为鼓励数据中心投资、对数据中心投资建设给出的种种优惠条件了。首先土地这一关,对大多数地方来说就是项目建设第一难关,要得到地方政府审批非常困难。而我们的贵州省府,面对各类数据中心项目的投资建设,大多却给出了相当低廉的土地(大多其实都是山地而已)出让价格。
如此一来,从免费地块(山地)、到低廉的电力供给,到相比周边较低的气温,条件既然都具备,那腾讯以及阿里就更没有理由不选择将数据中心建在贵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