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不是胶体,是广义的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一定是胶体。
1、pm2.5:
(1)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中文名:细颗粒物。英文全称为fine particulate matter。2012年11月委员会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 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μm的固体颗粒物或液滴,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2)1pm=1000纳米,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到100纳米之间。2.5微米很明显大多了,形成的是广义的浊液,不是胶体。
2、丁达尔效应:
(1)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2)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
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1000 nm,胶体粒子介于溶液中溶质粒子和浊液粒子之间,其大小在1~1000nm。小于可见光波长(400 nm~700 nm),因此,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
所以说,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几乎没有,可以采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pm2.5不是胶体,是广义的浊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一定是胶体。
(1)PM2.5又称细粒、细颗粒。中文名:细颗粒物。英文全称为fine particulate matter。2012年11月委员会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
(1)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2)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
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
PM2.5不属于胶体,它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大小的取值范围为1~100纳米,而PM2.5的直径远大于胶体粒子的直径,但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不一定是胶体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产生,这些颗粒在空气中会使光线受阻。是的,丁达尔现象就是区分胶体与非胶体
胶体要微粒直径在1-100纳米,PM2.5的单位是微米,也就是250纳米,所以不是胶体,就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