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沙坑有什么技巧吗?

我明天比赛 我问问
2024-11-13 14:43: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如果是立定跳远,就是如下那样:鞋子最好是轻便的运动鞋,最好有些抓地力的那种鞋底(别买成钉子鞋)
预备: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摆动时一伸二屈降重心,上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

(二)如果是跑步跳远就是这样:
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因此,正确地完成跳远技术的各个部分动作,以及实现各部分动作的有机结合是跳远技术的关键。
一、助跑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跳远助跑的任务就是获得最高的助跑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术、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1.助跑的方法

跑是跳的基础,跳是跑的发展与结果。跑不好,就跳不好。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当欲跳越一定宽度的壕沟时,人总要加上几步助跑。当汽车穿越同样的坡度时,快速行驶的汽车总比慢速行驶的汽车冲得要远得多。这足以说明,快速助跑对提高跳远成绩的积极作用。

(1)助跑的起动姿势
助跑的起动姿势直接影响助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助跑的起动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曲、两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动姿势。另一种是走几步或走跳步结合踩上第一个标志点,行进间开始的起动。第一种方法,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变化较小,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第二种方法,助跑则比较自然,动作比较放松。但由于是动态,每次踩上标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对准确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冲:一种是积极加速,一种是逐渐加速。积极加速方式是从助胞一开始就跑得很积极。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这种加速方式能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点是助跑开始几步的步长较短,步频较快,上体前倾也较大。这种助跑方式适合于绝对速度较快的运动员。但因助跑动作紧张,起跳的准确性差,所以世界优秀运动员很少采用这种方法。逐渐加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这种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较均匀平稳。因此,跑的动作比较轻松、自然。起跳的准确性较好,每次试跳成绩也较稳定。

2.助跑的距离
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应以保证助跑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依据。助跑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助跑速度的发挥与利用,影响起跳的效果。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决定助跑距离长短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30米和100米跑的成绩,可作为确定运动员助跑距离的指标之一。
跳远的助跑距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比赛时外界条件的变化及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3.助跑节奏
助跑节奏主要是指跳远运动员发挥最高速度、利用最高速度、快速合理地进入起跳的方式与方法。跳跃中助跑速度的增加应与运动员的起跳力量成正比。原苏联波波夫的试验测试表明,助跑速度每增加0.2米/秒或起跳扇形角每增加10度,都要求运动员增加2%的起跳力量。倘若起跳力量的发展不能适应助跑速度的要求,就会影响起跳效果,因达不到必需的腾起角度而影响跳远成绩。

4.最后几步的助跑技术
跳远最后几步(6—8步)助跑是整个助跑技术的关键。在最后几步助跑中,既要保持高速度,又要做好起跳准备。这是—个难度较大的技术环节。因此,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特点,往往体现在这一阶段。
最后6—8步的助跑技术,主要表现为两种技术特征,一种是最后几步的步长相对缩短,步频明显加快,形成快速进入起跳的助跑技术节奏,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形成快速上板的助跑技术特征(步长没有明显的变化)。日前,世界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后一种跑法。这种助跑技术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最高助跑速度,最后几步呈加速状态,使助跑和起跳的衔接更加紧密。

二、起跳

1.起跳的任务
跳远起跳是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运动员在最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在0.1秒左右的时间内,按正确顺序完成—系列起跳动作,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

2.起跳的几种类型
由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训练水平、身体素质不同,在运动实践中往往表现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起跳类型:
(1)被动性起跳。这种起跳特点是缓冲时间过长,蹬伸动作慢,而且蹬得不充分。反作用力不能很好地通过身体重心。这种起跳大都出现在身体素质较差、支撑能力较弱、动作不协调的初学者身上。
2)制动性起跳。运动员在起跳前有明显的下蹲动作。起跳腿向前伸得过远,脚着地时膝关节较直,上体后仰。身体重心前移不积极。起跳时制动较大,不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平速度。因此是一种不合理的起跳技术。
(3)打击式起跳。这种起跳看起来很用力,但动作幅度小,用力不柔和,足掌着地时碰撞力较大,在缓冲期不能柔和地进行缓冲,用力生硬,缺乏弹性,起跳效果差。
(4)“跑步式”起跳。所谓跑步式起跳,并不意味着用跑的动作顺势踩过起跳板。由跑转入跳是有其本质区别的。“跑步式”起跳是相对于制动性和打击式起跳而言的,因为与这两种动作相比,“跑步式”起跳在动作形式上更接近跑的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摆动,摆动腿积极前摆,小腿折叠较紧,起跳腿积极向下向后踏板,腿着地后整个身体迅速前移。
“跑步式”起跳有利于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助跑向起跳的转换过渡,在用力特点上也比制动性起跳和打击式起跳柔和连贯、向前性好,有利于发挥肌肉的速度力量。实践证明,这是—种合理的起跳技术,采用这种起跳技术能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创造较大的腾起角高度。

整个起跳过程可分为上板、缓冲和蹬伸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有着不同的力学待征和具体要求。总的说来,上板要快速柔和,缓冲的动作幅度要适中,要及时地积极前移身体,蹬伸动作要完成得快而有力。
(1)上板放脚:上板放脚是助跑与起跳结合的关键性技术,是人体由“跑”向“跳”过渡的开始。攻板放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跳效果。正确的攻板放脚动作应该是:在最后一步助跑中,起跳腿膝关节抬得较低,起跳脚应积极、主动地着地。这既可减少着地时的冲撞力,又为着地后快速前移身体做好准备。起跳脚着地时,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时接触地面(见图5着地瞬间)。 上体角度为90一107度,小腿与地面夹角约为65度左右,膝关节为175一l 78度角。

(2)缓冲
起跳脚着地后,在水平速度惯性力和运动员身体重力作用下,产生很大压力,迫使起跳支撑运功器官完成退让性工作,这一动作过程为缓冲阶段。缓冲的作用主要在于减缓起跳的制动力,迅速改变身体重心的运动方向,分解支撑运动器官强大的冲击性惯压负荷,保证身身体积极前移,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

优秀跳远运动员在缓冲时膝关节弯曲角度是138—145度。如刘易斯是140度,鲍戚尔是148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和起跳技术的完善,起跳跳缓冲时,膝关节的弯曲度趋于减小。起跳时,膝关节的弯曲度越大,起跳时间也就越长,这不利于完成爆发式的蹬伸动作。因此,要提高起跳效果,增大腾起初速度,首先要提高缓冲效果。缓冲是蹬伸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了蹬伸的初始条件(身体姿势、生理和生物力学条件)。

(3)蹬伸

蹬伸阶段是由起跳腿膝关节最大弯曲时始至起跳脚蹬离地面瞬间止。

蹬伸动作与腾空初速度及腾起角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蹬伸动作越快、越充分,腾空初速度和腾起角越大。因而成绩也就越好。在蹬伸时,不仅要强调起跳腿的蹬地动作,同时还要强调摆腿、摆臂动作的协调配合。当蹬伸动作结束时,运动员得重心应位于较高的位置,起跳腿的髋、膝、踝关节充分伸直。上体和头部保持正直姿势,此时身体前倾或后仰都会产生回旋或加大制动。摆动腿大腿接近水平,小腿自然下垂,双臂前后摆动,并注意提肩、拔腰。优秀运动员这时所形成的蹬地

腾空步后的空中动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我们在此介绍“挺身式”空中动作。
起跳腾空后,摆功腿下放、伸髋与稍稍顺势前移的起跳腿靠拢。在腾空最高点时,身体充分伸展,形成“挺胸展髋”的姿势,两臂上举或后摆,然后收腹举腿,双腿前伸,完成落地动作。
“挺身式”的优点在于落地前能充分地拉长躯干前向的肌肉群,有利于完成收腹举腿和落地伸腿动作。在腾空后,由于摆动腿不需要在体前久留,有利于身体伸展维持身体的平衡。但空中动作的形式与用力特点与助跑起跳动作的衔接不太紧密

(三)如果是三级跳,就是这样的:
正式比赛中,三级跳远的规定形式是:单脚跳,起跳腿落地后再起跳的跨步跳,摆动腿落地起跳的跳跃,用双脚落于沙坑。
三级跳远的成绩也是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产生的垂直速度,同时还与每一个动作完成的质量,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关。由于从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的过程中不断降低,所以如何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而又获得合理的垂直速度,是三级跳远技术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般地说,三级跳远的腾起角为:单脚跳时十六到十八度,跨步跳时十二到十五度,跳跃时十六到二十度。三跳的长度比例是单脚跳最长,跨步跳最短,跳跃次长。
在助跑之后,沿直线向前连续做3次不同形式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须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须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双脚同时落入沙坑。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于1923年作为单项比赛项目。三级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助跑时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各次起跳的垂直速度。此外,合理的腾起角度和适宜的3跳间比例也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助跑通常是距离较长,速度较快,跑跳动作连贯自然。第一跳起跳腿离地时,应在空中保持跨步的姿势,随即两腿在空中换步,起跳腿在落地时应有扒地动作,双臂由前向后做大幅度配合摆动。第二跳时,摆动腿和两臂有力地向前摆动,重心前移,待脚向下扒地的同时,两臂向后做摆动。第三跳,摆动腿做蹬伸时,另一条腿和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摆出。一般以蹲踞式或挺身式作为第三跳落地时的腾空姿势。3跳之间的长度大多是第一跳稍长于第三跳,第二跳最短。三级跳远技术大致分为高跳型、平跳型、中间型。高跳型也称力量型,特点是第一跳身体重心腾起高而远,3跳距离变化较大。平跳型也称速度型,特点是身体向前速度快,重心轨迹低而平,第一、三跳距离变化不大。中间型也称现代平跳型,特点是在保持第一跳较长距离下,仍能使第三跳增长距离。

回答2:

1.重心要高,也就是扬起头跑,千万不要象短跑冲刺一样,向前俯冲,你就无法向高里跳了;

2.助跑不要太长,免得跑到后来累了,一般走17、8步;

3.步子要越来越快,不要太大步,太大步起跳时脚就没有蹬地的余地了,就跳不远;

4.空中时要努力向前挺,脚努力向前踏;

5.落地时努力向前倾,否则一屁股坐下去,就得量你的臀部的印子了;

6.最基础的:多做仰卧起作,让腹肌比较强韧。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