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袋的液体有毒吗?

2024-12-03 13:08: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无毒。

热水袋里面的液体是没有毒的。热水袋里的物质主要水、铁粉或铁氧体,主要功能是做磁场运动继而发热。一般情况下这些液体是封闭不会流出,一旦流出后不用担心只要清洗掉即可。如果这些物质溅入口鼻或眼睛里,最好是上医院处理,不要盲目清洗。

电热水袋是靠电磁产生的热能的产生电磁的东西是封闭起来的,是为了防止漏电,如果通了电以后就产生磁场,铁和磁是相互反应的,使所谓的水里面产生涡流和磁滞然后就产生了热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充电的时候能够稍稍摇一摇袋身,防止袋里面温度不均匀,使袋里面温度均匀,热水袋表层不能使用锐器刺压强力摔打,来避免破裂漏液造成伤害,假如出现破损漏液现象绝不能再充电使用。  

2、在运用热水袋取暖的时候一定要把盖子拧紧,在热水袋外面建议套上一个防护袋,避免水流出来烫伤。  

3、要留意水温不能够过热,时间不要过长,热水袋应放在脚旁十厘米处,而且不是脚上,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睡觉的时候拿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热水袋

回答2:

由于过饱和溶液的浓度太高,所以并不稳定。当扭曲金属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crystallize),变成较稳定的固体。然而,这个过程是放热的(exothermic),所以暖手袋告开始暖起来。

在某温度下,溶质 ( solute)在溶剂(solvent)中的可溶性是不变的,例如食盐(氯化钠)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水。当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可溶性相等时,这种溶液便称为饱和(saturated)液;而当溶液的溶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的时候,这种溶液便称为过饱和溶液。暖手袋里的液体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sodium acetate, CH3COONa)。

----------------
暖手宝的取暖原理
外观:一个密封塑胶袋,里面充满透明液体,液体中放有一个金属片。

为了全面一点,我把《使用说明》也贴上:

1、使用——轻轻弯曲袋内金属片,袋中液体即出现结晶状(蓝色半透明),变硬成固体。发热温度50度左右(约1小时)。

2、备用——使用后,把其放入沸水煮10分钟,直至结晶体完全恢复成透明液体,冷却后,可再次使用。

3、产品可依以上方法反复使用多次。

4、在炎热的夏天,可以改做冷宝,像冰袋一样使用、防署降温,但使用前需要在冰箱里冷冻。

要了解“暖手宝”暖手的原理,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过饱和(super saturated)溶液。在某温度下,溶质 ( solute)在溶剂(solvent)中的可溶性是不变的,例如食盐(氯化钠)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水。当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可溶性相等时,这种溶液便称为饱和(saturated)液;而当溶液的溶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的时候,这种溶液便称为过饱和溶液。暖手袋里的液体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sodium acetate, CH3COONa)。

由于过饱和溶液的浓度太高,所以并不稳定。当扭曲金属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crystallize),变成较稳定的固体。然而,这个过程是放热的(exothermic),所以暖手袋告开始暖起来。

暖手袋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循环再用。只要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加热约l0分钟,凝结了的溶质便会再次溶解;这是由于在高温下,溶质的可溶性增加。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进行吸热反应(endothermic reaction),再次成为过饱和溶液。

据说包装好像是用PVB材料做的,这种材料常温下无毒,但是,加热之后会析出有毒的物质。这种商品,国家质量监督局还没有检测过,安全度有待思考。

自制“暖手宝”

1 把175g的醋酸钠(CH3COONa)放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

2 用热水浴盆把烧杯中的醋酸钠溶解;

3 把溶液倒进—个保鲜袋里,并加入一块可扭曲的金属

回答3:

没有毒的。
电热水袋有很多种:
第一种:电热水袋里装的液体就是普通的水,是可以自己换的。电热水袋里的水发黄是由于长期反复加热造成的。有些网购的电热水袋,里面就是空的,(因为按重量计算邮费)要求用户自己加水。空的热水袋里面有个小药丸,加自然水后会溶解,没水自己加水就行了。

第二种:不是纯净水,而是一种有铁、盐水之类的导电液。。所以平时加热很快就好了。
一般是第二种居多,只是电解液,没有毒性。

回答4:

说明上应该有,好像是电解液~

理论上工业安全是应该无毒的

回答5:

黑色的化学液体 有毒啊 最好别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