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载:“中秋夜迎寒。”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中秋节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欢度中秋,与月紧密相连。由于嫦娥奔月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加在历代文人的渲染,古人们相信月球上住有神仙。因此,旧时中秋节有“拜月”、“望月华”、“听香”等活动。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
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
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