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离子和硅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是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
反应方程式:
铝离子在溶液中:
Al₃⁺+3H₂O ⇌ Al(OH)₃+3H⁺
硅酸根在溶液中:
SiO₃²⁻+2H₂O ⇌ H₂SiO₃+2OH⁻
2Al₃⁺+3SiO₃²⁻+6H₂O=2Al(OH)₃↓+3H₂SiO₃↓
扩展资料:
重要方程举例: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用“═”连接,且标记“↑”和“↓”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的离子对有:(水溶液中,AlO₂-以Al(OH)₄-的形式存在)
Al³⁺与HCO³⁻、CO₃²⁻、HS⁻、S²⁻-、ClO⁻、SiO₃²⁻。
Fe³⁺与HCO³⁻、CO₃²⁻、ClO-、、SiO₃²⁻-等。
实际上,由于Al(OH)₃、Fe(OH)₃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弱的酸的酸根与Fe³⁺、Al³⁺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1、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2Al³⁺+3CO₃²⁻-+3H₂O=2Al(OH)₃↓+3CO₂↑
2、铝离子和硫离子
2Al³⁺+3S²⁻+6H₂O=2Al(OH)₃↓+3H₂S↑
3、铝离子和硫氢根离子
Al₃⁺+3HS⁻+3H₂O=Al(OH)₃↓+3H₂S↑
4、铁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Fe³⁺+3(Al(OH)₄)-=Fe(OH)₃↓+3Al(OH)₃↓
5、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2Fe³⁺+3CO₃²⁻+3H₂O=2Fe(OH)₃↓+3CO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水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离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根
铝离子和硅酸根不能大量共存,是双水解。
铝离子在溶液中:
硅酸根在溶液中:
亲氧化铝和硅酸都是难溶于水中的物质,两溶液混合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成水,使各自水解程度增大,产生沉淀。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此过程的反应方程式不符合,反应方程式为:
扩展资料: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基本条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1、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可发生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生反应。
3、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子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4、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5、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复分解反应
百度百科—铝离子
百度百科—酸根
反正不共存。
具体是沉淀还是双水解,没有统一的定论。
因为Al2(SiO3)3可以认为是Al2O3·3 SiO2,如果带有H2O,就可以看成Al(OH)3+H2SiO3
不能共存。会发生会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与H2SiO4。氢氧化铝只溶于中强酸,强酸而硅酸是弱酸。它们可以共存,所以会发生双水解OK?
铝离子和硅酸根不能大量共存。
是双水解。
铝离子在溶液中:Al3++3H2O=Al(OH)3+3H+(应用可逆符号)
硅酸根在溶液中:SiO32-+2H2O=H2SiO3+2OH-+(应用可逆符号)
Al(OH)3和H2SiO3都是难溶于水中的物质,两溶液混合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成水,使各自水解程度增大,产生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