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
花鼓灯: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
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
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2。
凤阳花鼓戏:
是一种安徽省的传统戏曲剧种。被誉为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镇(今属蚌埠市区),故又称卫调花鼓戏、卫调花鼓。凤阳花鼓戏源自于花鼓灯,起初是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在清代中期逐渐成熟为独立剧种。
2006年凤阳花鼓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底,蚌埠市有A级旅游景区28个,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2A级旅游景区13个。
蚌埠的风景名胜包括双墩遗址,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垓下古战场,龙子湖,湖上升明月,张公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鼓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泗州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阳花鼓戏
蚌埠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花鼓灯(III)
保护单位:蚌埠市文化局
2.泗州戏(IV)
保护单位:安徽省泗州戏剧院
3.蚌埠玉器加工技艺(VIII)
保护单位:蚌埠市文物管理处
4.杨氏微雕(VII)
保护单位:蚌埠市杨氏微雕工作室
5.卫调花鼓戏(IV)
保护单位: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人民政府
五河县沫河口镇人民政府
6.五河民歌(II)
保护单位:五河县人民政府
7.临北狮子舞(VI)
保护单位:五河县临北回族乡人民政府
8.打铁舞(III)
保护单位:五河县新集镇人民政府
9.旱船舞(III)
保护单位:五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10.花挑舞(III)
保护单位:五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11.钱杆舞(III)
保护单位:五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12.赛龙舟(X)
保护单位:五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13.清明庙会(X)
保护单位:五河县文化馆
14.涂山禹王庙会(X)
保护单位:怀远县人民政府
15.涂山大禹传说(I)
保护单位:怀远县文化体育局
16.端公腔(V)
保护单位:怀远县文化体育局
17.扎彩龙(VIII)
保护单位:怀远县文化体育局
18.花鼓灯道具制作工艺(锣鼓架、衬子)(VIII)
保护单位:怀远县文化体育局
19.余家皮影戏(IV)
保护单位:禹会区文化馆
20.杂技、魔术(VI)
保护单位:禹会区文化馆
21.珠城老字号——雪园小吃(VIII)
保护单位:蚌山区文化体育局
22.朱元璋传说(I)
保护单位: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人民政府
23.长淮卫庙会(X)
保护单位: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人民政府
楼上说的也是获奖的非文化遗产
花鼓灯;皮影戏
还有怀远常坟有一位 传统泥塑布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