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外形上是一样的。
2,只能通过主板上的标注来分辨究竟主板的PCI-E插槽是什么标准。
3,因为接口是一一样的,所以PCI-E接口的显卡可以使用任何版本的PCI-E插槽。
但是高版本的显卡,如果插入到低版本的PCI-E插槽,那么性能不会完全发挥。
4,PCI-E X16,代表的是PCI -E接口的标准,如下图:
与PCI-E 2.0相比,PCI-E 3.0的目标是带宽继续翻倍达到10GB/s,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提高速度,PCI-E 3.0的信号频率从2.0的5GT/s提高到8GT/s,编码方案也从原来的8b/10b变为更高效的128b/130b,其他规格基本不变,每周期依然传输2位数据,支持多通道并行传输。
除了带宽翻倍带来的数据吞吐量大幅提高之外,PCI-E 3.0的信号速度更快,相应地数据传输的延迟也会更低。此外,针对软件模型、功耗管理等方面也有具体优化。简而言之,PCI-E 3.0就跟高速路一样,车辆跑得更快,发车间隔更低,座位更舒适。
1.外形上一样
2.主板上有标注,PCI-E 3.0和2.0标准插口
3.PCI-E 显卡可以兼容PCI-E 3.0 这是说可以使用,但是不能发挥最大性能。
4.PCI-E X16 就是传说中的2.0标准的全速标准,还有不全速的标准,如交叉火力的两个显卡,一个是全速,另一个不是全速的,所以交火的效果不是1+1=2,而是1+1=1.5左右。
PCI-E 3.0的带宽以及速度是PCI-E 2.0的1.6倍。3.0的 数据传输率将提高到8GT/s,2.0是5GT/s。
补充楼上
正规厂家会在插槽旁边写上插槽型号和版本,另外说下
几个概念:
传输速率为每秒传输量GT/s,而不是每秒位数Gbps,因为传输量包括不提供额外吞吐量的开销位; 比如 PCIe 1.x和PCIe 2.x使用8b / 10b编码方案,导致占用了20% (= 2/10)的原始信道带宽。
GT/s —— Giga transation per second (千兆传输/秒),即每一秒内传输的次数。重点在于描述物理层通信协议的速率属性,可以不和链路宽度等关联。
Gbps —— Giga Bits Per Second (千兆位/秒)。GT/s 与Gbps 之间不存在成比例的换算关系。
PCIe 吞吐量(可用带宽)计算方法:
吞吐量 = 传输速率 * 编码方案
例如:PCI-e2.0 协议支持 5.0 GT/s,即每一条Lane 上支持每秒钟内传输 5G个Bit;但这并不意味着 PCIe 2.0协议的每一条Lane支持 5Gbps 的速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PCIe 2.0 的物理层协议中使用的是 8b/10b 的编码方案。 即每传输8个Bit,需要发送10个Bit;这多出的2个Bit并不是对上层有意义的信息。
那么, PCIe 2.0协议的每一条Lane支持 5 * 8 / 10 = 4 Gbps = 500 MB/s 的速率。
以一个PCIe 2.0 x8的通道为例,x8的可用带宽为 4 * 8 = 32 Gbps = 4 GB/s。
同理,
PCI-e3.0 协议支持 8.0 GT/s, 即每一条Lane 上支持每秒钟内传输 8G个Bit。
而PCIe 3.0 的物理层协议中使用的是 128b/130b 的编码方案。 即每传输128个Bit,需要发送130个Bit。
那么, PCIe 3.0协议的每一条Lane支持 8 * 128 / 130 = 7.877 Gbps = 984.6 MB/s 的速率。
一个PCIe 3.0 x16的通道,x16 的可用带宽为 7.877 * 16 = 126.031 Gbps = 15.754 GB/s。
由此可计算出上表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