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中华麦饭石,就必须追溯其历史渊源。麦饭石是中国古代医学科学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如豆如米,其色黄白。”麦饭石故此得名。在我国有史可循的众多医学文献中,麦饭石的应用历史达到2000年之久。公元300年,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首次记载麦饭石,称之为“粗理黄色磨石”;公元1061年,在宋代苏颂的著作《本草图经》中首次被正式命名为“麦饭石”;而在公元159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石部第十卷立名“麦饭石”,这就是经常被人们所引用的“麦饭石”的出处。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由于对中华文化和中医的崇拜,日本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麦饭石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
1983年沈阳地质研究所的工程师金义泽于日本进修期间,在老师家中发现大量麦饭石日用器具,于是将矿石标本和有关资料反馈回中国。随后沈阳地质研究所开始进行全国麦饭石的勘探工作,在全国十八个麦饭石矿点筛选出四个最佳的矿物标本,进行编号后在日本进行了化学分析。检测结果以03号最佳,富含人体所需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9种以上,日本学者不禁惊叹道“这才是真正的麦饭石”。03号麦饭石,正是来自内蒙古奈曼旗白音昌乡平顶山矿藏,也就是后来成为麦饭石品类代表的“中华麦饭石”。
1985年,为充分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华麦饭石这一宝贵资源,由国家经济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牵头,联合奈曼旗人民政府成立了奈曼旗中华麦饭石开发总公司(现为:奈曼旗中华麦饭石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华麦饭石的产业化之路。
1987年9月,为全面推动中华麦饭石产业的发展,中华麦饭石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78个单位的98名代表出席。
2002年,优高雅健康科技产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奈曼旗中华麦饭石开发有限公司独家买断“中华麦饭石主矿脉”,开始深度研发中华麦饭石等多种非金属矿物,让中华麦饭石的复合化、超微粉体等深度研究得到有效推进。
拥有中华麦饭石主矿脉资源的奈曼旗中华麦饭石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联合优高雅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推进中华麦饭石生态健康新材料产业生态圈的搭建。以六种技术形成浓缩液、功能改性粉体、功能陶瓷技术和产品,制成为要素材料应用于八大健康环保领域,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