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真的就只会“纸上谈兵”如此不堪吗?

2024-11-15 15:31: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最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然而诸葛亮首出祁山北伐魏国就挥泪斩马谡,那么马谡真的就只会“纸上谈兵”如此不堪吗?很多人只知道他失了街亭却不知道他也曾为蜀国做出过贡献。

街亭战场遗址

马谡为蜀国立的第一功就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他向诸葛亮献上“攻心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并被诸葛亮采纳,最终诸葛亮在作战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战略方针,所以蜀军解放南疆之后,到蜀国灭亡之时都没有再发生过战事,这可以说是有马谡一份功劳的。

除此之外,《三国演义》第91回中记载马谡还向诸葛亮献过离间计使魏主曹睿废掉了司马懿,若当时不是曹真上表相求,司马懿甚至有被搬掉脑袋的可能。马谡为北伐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令曹魏举国震惊。可见,诸葛亮评价马谡“旷世奇才”,并不过分。

诸葛亮如此认可马谡,马谡作为谋臣为何又要以人头作保带兵守街亭呢?

马谡与王平

刘备说过马谡“言过其实”,正是因为他知道马谡作为一个参谋,他只有理论,却缺乏一线实战经验。难道以马谡的聪明,他自己不知道这一软肋么?当然知道!但是他为什么还抢着去做呢?因为当时在军队盛行着一种激励士气的做法,部队将领为了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常常用激将法刺激士兵,抢签军令状。一旦成事,这军令状就是巩固地位的资本,败了,也并没有谁认真追究。所以,作为没有一线作战经验的马谡,比任何蜀将都急于捞取这种资本,摆脱别人说他“纸上谈兵”的压力,所以才选择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而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也有他自己的私心:用赵云吧,怕他不服老,要与司马懿硬拼;用姜维吧,姜维刚刚归顺,其心不稳;派魏延吧,他有点不服自己;派王平吧,他的地位又不是很高,难以服众。只有马谡最符合他的标准。诸葛亮百密一疏,忘了,具有战略眼光的参谋,不一定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士。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也并非不想从宽处理马谡,只是因为自己违规提拔了马谡,遭手下人的猜疑,为了服众才不得不挥泪斩马谡。也不排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与人话柄。

诸葛亮与魏延

马谡在山上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也不算错,如果错,只是错过了最佳出击的时机。假如在魏军未扎寨之前,或是未截断水源之前,下山出击,也许未必输给张?。但是历史不能改写,也没有假如,而至于马谡该不该杀,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争议。

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