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香窃玉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具体些!

2025-04-07 05:39: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谧-典故——偷香窃玉据《晋书》记载,贾谧的父亲叫韩寿,是西晋权臣贾充手下的一个幕僚。韩寿办事能力强,人又长得英俊,风度翩翩,因此深受贾充器重。贾充在家里宴请宾客,韩寿总在被邀请之列。贾充的小女儿名叫贾午,当时正值春心萌动的年龄,暗恋上了父亲的这个幕僚,常躲在内室偷偷地注视韩寿。贾午的丫环中有一个人原是韩寿的奴婢,这个丫环了解小姐的心思,就暗中相助,让韩寿半夜跳墙进入贾午的闺阁和贾午偷情。此乃“窃玉”的由来。韩寿与贾午相好的时候,他闻到贾午身上有股奇香,便询问缘由。贾午答道:这是西域进贡的奇香,香气袭人,经月不散。因为韩寿对此香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贾午就从父亲的房间偷出这种奇香送给情郎。此乃“偷香”的由来。自己最亲信的幕僚竟然“窃玉”又“偷香”,让贾充非常头疼。眼看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他只好面对现实,准了韩寿与贾午的婚事,不过有个条件,韩寿得入赘贾家。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贾谧姓贾,而他父亲却姓韩了。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连他父亲都“过继”给贾家当儿子了,他不随母亲姓贾,难道还能有第二个选择吗?贾谧原姓韩,应为韩谧才对。正是因其外祖贾充无子绝后,他才以外孙入继贾家,改姓为贾。史载,“(潘)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诌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足见贾谧地位之高。还好他没姓韩,韩姓在贾谧所处的时代实在是不吃香。多亏托了自己姓贾的福,贾谧才得以平步青云,春风得意数十年。 贾谧典故——偷香窃玉评论

回答2:

【名称】:偷香窃玉
  【拼音】:tōu xiāng qiè yù
  【解释】:比喻引诱妇女。
  【出处】:《晋书·贾充传》:“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
  【示例】: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稳坐了七香车,高揭了三檐伞,请受了金花诰,再不赴偷香窃玉期。” 据《晋书》记载,贾谧的父亲叫韩寿,是西晋权臣贾充手下的一个幕僚。偷香的故事发生在晋代。晋代贾充的女儿贾午,与韩寿相恋而私通,竟偷了其父收藏的晋武帝所赐之奇香送给韩寿。贾充发现后,便干脆把贾午嫁给了韩寿。所以,后来人们便把男女(主要是未婚男女)的偷情,叫做“偷香”;也叫“偷香窃玉”。窃玉和偷香一样,也有故事。大约是一位姓郑的男子所为,可惜其事已不可考了。只知道后人常把未婚青年男女的私相恋爱,叫做“郑生窃玉,韩寿偷香”,把恋爱的心愿,称为“偷香性,窃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