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发展的历程

需要以图表方式列出
2024-11-01 00:45:5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50年代

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物流发展规模小,渠道不畅,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应用的重视 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PD);“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确立了物流学科的地位

第二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

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发展模式 制造业的大规模化与零售业的大规模化并举 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壮大,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国对物流的认识开始由PD转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论的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网络化时代到来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 支撑物流学科发展的物流经济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的物流学科正在发展 从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学科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各个阶段物流的发展特点是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物流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及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中国物流快递运单量年均400亿以上,生产总值万亿以上,随着高铁加入货运竞争,传统公路运输的速度逐渐呈现劣势。

速度永远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优势。随着Swift.Express加入物流业,将会改变目前高铁的窘境和物流业的格局。企业运用高铁的速度结合共享经济的创新模式运营直接降低物流资费。以每公斤10-20元的价格服务于广大用户。

这种创新经营的模式,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新,实现闲置资源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长点,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共享经济的另一大特点是,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可受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Swift.Express是通过高铁+共享经济进入物流业,实现了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模式,未来也将会主导物流业发展。

运营优点:

1、高铁时速350公里,实现快递包裹全国内一日达。

2.共享经济从民生角度进行考虑的话,不仅能够降低人们的日常出行费用,同时也促使高铁客流量增大。

3.企业的运营模式是以人为本,通过乘客出行的条件实现货物运输,让乘客出行既获得的收入。

Swift.Express通过这样的运营模式创新物流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了高铁快运的发展,以及受惠于广大人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流 、人民网▬物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回答2:

物流的发展历程

社会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 物流发展特点 物流学科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50年代

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物流发展规模小,渠道不畅,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应用的重视 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PD);“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确立了物流学科的地位

第二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

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发展模式 制造业的大规模化与零售业的大规模化并举 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壮大,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国对物流的认识开始由PD转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论的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网络化时代到来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 支撑物流学科发展的物流经济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的物流学科正在发展 
从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学科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各个阶段物流的发展特点是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物流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及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扩展资料

“物流”这个概念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物流活动却是历史悠久,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物流活动。人类对于物流的认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物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配送PD(physicaldistribution)到今天的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转变过程。

1.1物流概念的演变

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其又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27年,美国学者布索迪(Ralph 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首次使用Logistics一词来称呼物流,替代原来的PD。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根据军事上的需要,首先在军火供应领域[1]采用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概念,并对战时的军火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战后,LM理论和方法逐渐由军事领域渗透到工商领域,产生了诸如Business Logistics 之类的新概念,并得到各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应用。

1946年,为了将物流培训活动纳入正轨,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ST”L)。

物流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物流管理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性情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如,日本注重物流成本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流

回答3: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个阶段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个是局部范围,主要是在美国;第二个是少数人,是几个人提出来的;第三是意见不统一。主要有二种意见、二个提法:一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Arch W. Shaw)于1915年提出的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的。二是美国少校琼西.贝克(Chauncey B. Baker)于1905年提出的叫做Logistics的物流概念。他是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的。

应该说,这二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不一样的。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应该是“实体分配”,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应该译成“分销物流”。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而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

这二种不同的概念,之所以都分别能存续下来,是因为它们都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响应、应用和发展。还是因为这二个概念各自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独立运用,二者之间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学派来进行统一规范,也不需要得到社会广泛一致的公认。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叫做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 的概念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成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形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1、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

1961年斯马凯伊(Edward W. Smykay)、鲍尔素克斯(Donald J. Bowersox)和莫斯曼(Frank H. Mossman )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的教科书,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科。60年代初期,密西根州立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在大学部和研究生院开设了物流课程。

1963年成立了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该协会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集中起来,提供教育、培训活动,这一组织成为世界第一个物流专业人员组织。

2、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50年代中期,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传到了日本,在日本的到了承认、发扬和光大,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欧洲、北美, 70年代末也传到了中国。这样,基本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接受了这样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学。

分销物流学,主要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在分销物流学中,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在各个物流专业理论和应用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系统理论、运输理论、配送理论、仓储理论、库存理论、包装理论、网点布局理论、信息化理论以及它们的应用技术等。

3、在分销领域各专业物流理论竞相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异军突起。

1965年美国J. A. 奥列基博士(Dr. Joseph A. Orlicky)提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指出订货点法的物资资源配置技术只适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而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相互之间的需求则是一种相关需求,应当用MRP技术。在MRP发展的基础上,受MRP思想原理的启发,80年代又产生了应用于分销领域的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 技术,在MRP和DRP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90年代又出现了LRP(Logistics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这一时期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 JIT)以及相应的看板技术是生产领域物流技术的另外一朵奇葩。它不光在生产领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哲学和技术,而且为整个物流管理学提供一种理想的物流思想理论和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物流的各个领域。

企业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物流领域是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包括工厂选址、厂区布局、生产线布置、物流搬运系统设计等等,也都成为物流学强劲应用和发展的领域,形成了物流管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所有这些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销物流的概念显然不能包含它们,使原来只关注分销物流的人们自然想到,光使用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已经不太合适了。特别是到8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活动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于是就进入了物流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叫做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使全世界都自然意识到,物流已经不只是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到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Logistics虽然和第一阶段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Logistics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第一个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 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物流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物流问题,无论是广度、深度以及涵盖的领域、档次都有不可比拟的差别,因此这个阶段的Logistics,不要译为后勤学,更不要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学。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物流学概念。

这个阶段的主要事实是: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物流:例如,MRPII是把生产管理与生产能力管理、仓储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DRP是把分销计划、客户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车辆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LRP是把MRP和DRP集成起来;ERP是把MRPII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等系统集成起来;等等。

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进一步导致物流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实现了生产和物流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九十年代供应链理论的诞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物流管理的联合化、共同化、集约化和协调化。

回答4: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50年代

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物流发展规模小,渠道不畅,成不高,其作用未受到应用的重视 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PD);“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确立了物流学科的地位

第二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

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发展模式 制造业的大规模化与零售业的大规模化并举 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壮大,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成为这一阶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各国对物流的认识开始由PD转向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理论的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网络化时代到来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 支撑物流学科发展的物流经济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的物流学科正在发展 从上表可以看出,物流及物流学科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各个阶段物流的发展特点是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政府或者企业在进行物流规划、管理及制定物流政策时,决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物流科学研究中,应该注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的影响及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回答5:

1.物流的发展历程
“物流”这个概念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物流活动却是历史悠久,从人类社会开始有产品交换行为就存在物流活动。人类对于物流的认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物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经历了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配送PD(physical distribution)到今天的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转变过程。
1.1物流概念的演变
1935年,美国营销协会对其又做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1927年,美国学者布索迪(Ralph 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首次使用Logistics一词来称呼物流,替代原来的PD。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根据军事上的需要,首先在军火供应领域[1]采用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概念,并对战时的军火运输、补给、调配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战后,LM理论和方法逐渐由军事领域渗透到工商领域,产生了诸如Business Logistics 之类的新概念,并得到各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应用。
1946年,为了将物流培训活动纳入正轨,美国还成立了全美输送物流协会(AST”L)。
1.2国内外物流的发展
1.2.1物流在国外的发展
物流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物流管理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性情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如,日本注重物流成本测算,英国致力于构筑综合性物流体制,美国则以物流机械的现代化作为物流管理切入点。
由于美国和日本在物流发展进程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也是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为先进的国家,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的物流发展。
(1)美国物流发展——追求高度自动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美国物流业的状况最恰当不过。其“器”便是物流机械。
物流的概念源于美国,美国物流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物流研究和物流实践最先进,也最完善,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同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运力,解决了一系列物流供应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圆满完成了物资的调运和支援任务,被概括为“后勤供应”。战后,这种组织管理手段被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开拓了企业生产的崭新局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是美国物流业的初创阶段,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现在,美国的物流已很广泛,涉及对需求的预测,存货控制,物料搬运,订货处理以及厂址、仓库地点的选择,物资的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和储存运输等。
撬动美国物流的杠杆之一是物流机械。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美国不断加大车辆载重量,一级长途营运企业汽车平均载重量从1950年的5t逐年增加到现在的30t至40t。在液罐车上更是推陈出新,有可运送温度低达-185℃至-235℃压缩气体的保温液罐车,运送温度高达205℃沥青的液罐车及运送熔融合金的带熔液罐车。现在美国物流管理领域,已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并非盲目追求全自动化,而是根据任务大小及其他制约条件,全面论证后再确定自动化项目的建设,如全军大型仓库34座,仅有16个仓库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其余各库均是采用半自动化作业模式。美国的物流包装,也十分强调适用性,尤其对作战物资的包装,着重从强化包装质量入手,改进包装方法,方便物资的储存与运输。
纵观美国物流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物流观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1901—1949 年):在这一时期物流已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地位上,物流仍被看做流通的附属机能,关于“实物分配”这一概念也是在研究流通问题时提出。如1915年,阿奇.萧(Arch W.Shaw)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 in Market Distribution, 哈佛大学出版社,1915年出版)一书中提出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营销专家克拉克(Fred E.Clark)在研究市场营销问题时再次使用了这个概念,泛指一切与产品销售有关的实物配送活动。美国当时还着重于实体配送(销售物流)的研究,而对供应物流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制造业内部的实体配送管理被认为是一个分离的组织功能或领域;第二,实体配送只是作为运输部门的附加职能;第三,最初建立实体配送部门的目标也仅仅是降低实体配送成本。
② 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物流实践推广阶段(1950—1978 年):这一期间有很多有关物流的论文、著作、杂志开始出现,有关物流管理研讨的会议也开始频繁召开,这些都推动了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流实践活动的推广。如在 1954年美国第 26次波士顿流通会议上,鲍尔.D.康柏斯发表了题为“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时指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应该提高认识,研究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1956年,霍华德.T.莱维斯、吉姆斯.W .克里顿和杰克.D.斯蒂勒三人撰写的《航空货运在物流中的作用》一书中首次引入总成本的分析概念,提出应当从物流费用总体的角度评价运输手段的优劣,深化了物流活动分析的内容。1962年美国著名专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应当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1963年,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物流专业组织——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协会的目的是通过年会、地区会议、学术会议和出版物,为跨行业的企业提供交流、培训渠道。
③ 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现代化阶段(1979—1985年):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方面的法规,如《航空规制缓和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理论上随着MRP、MRPⅡ、DRP、DRPⅡ以及 JIT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认识到需要从生产流通的全过程看待物流,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物流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手段。特别是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从“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标志着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
④ 物流理论和物流实践深化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这一时期,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与生产、营销紧密相连,成为支撑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支柱之一。实践上物流技术和物流软件的发展不断加快,如 EDI和专家系统的运用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带来了交易方式的变革,奠定了物流纵深发展的技术基础;POS系统、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使用,保证了物流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和准确性,提高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率。《美国运输部 1997—2002年财政年度战略规划》的出台,为美国物流的现代化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 1997 -2002这 5年里,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环境的挑战,跨越国界的安全威胁和通信与信息革命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通过规划的实施,美国已重建一个全世界最安全、方便、经济和有效的运输系统,为美国人民提供更多灵活选择的机会。
(2)日本物流发展
日本物流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规模、效率及整体现代化程度令人赞叹,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日本物流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 物流概念的引进阶段(1956—1964年):1956年10月至11月,为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日本生产效益本部派出一个由12名专家组成的“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赴美考察,引入“PD”这一概念,即 Physical Distribution,1963年,被称为物流之父的著名学者 平原直先生将其译为“物的流通”简称“物流”,并被产业界普遍接受。同时日本学者又创造性地提出物流包含了运输、配送、装卸、保管、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活动,是一种综合活动。
② 物流实践阶段(1965—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制订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重视工业发展,对物流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引入“物流” 概念,大力加强物流设施建设,修建铁路新干线、高速公路和集装箱码头,实现汽车大型化,火车高速化,仓库自动化,物流系统化,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内部也广泛采用如铲车、自动仓库等机械化装卸设备和仓储设备,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同时物流联网系统、配送系统等物流软件的开发、推广使用,又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③ 物流合理化阶段(1974—198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的企业的传统盈利方式面临挑战,人们开始关注物流对企业盈利的贡献,这集中反映在“物流利润学说”上。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日本积极推进物流合理化,旨在推进订货、发货等业务快速化,削减物流人员,降低劳动成本。日本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联网得到蓬勃发展,一些新的物流服务项目,如市内送货、路线配送、集中配送等物流业务被物流公司开发出来。
④ 物流纵深发展阶段(1985年至今):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多品种、少批量成为日本生产经营的主流,减少库存成本的观念越来越强,物流也相应地从集货物流向多频率、少量化、进货短的方向发展,外贸的快速增长也使物流面向国际化。这一时期,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值、JIT物流,使物流服务呈现多样化,但也带来了物流成本的上升。因此,90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1997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综合物流施政大纲》。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日本物流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指出今后日本物流进一步发展、强化的方向是:信息化的推进;物流技术的开发;物流人才的培育;新物流服务的开展;国际化的对应;包装机械化、在库管理数码化的推进;整体系统化的加强;社会资本的充实;规范化、标准化的推进;共同化、协作化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