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墨家主张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
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墨家“非攻”的思想,是指反对一切侵略战争,而且不只是言论上,是在行动上反对侵略。为了终止战争,墨家可以各种手段无所不用。他们设计各种守城器械协助被侵略一方守城,派出弟子说服侵略方放弃战争,甚至刺杀、破坏、制造舆论各种手段齐上,甚至发动反暴政的正义战争。
主张兼爱——即完全的博爱。
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也就是众生。
不是白就是好的,黑就是不好的,这是相对而言的就如“世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反讽手法,其实是笑世上的人都是非不分。
意思是:
天下人都是光明磊落的,只有我是黑暗污浊的。
扩展资料
墨家弟子可以到列国为官,但必须推行墨家学说,否则等同背叛。所受俸禄必须交给组织,统一分配。墨家追求绝对的公平,从首领到普通弟子共同劳动,自食其力。
墨家反对一切浪费,认为房子只要能遮风挡雨便可,衣服只要保暖即可,反对高屋华服。反对厚葬。
墨家为了维护天道正义,不惜以暴制暴。其家法大于国法,严格按照团体规矩行事。一旦触犯墨家规矩,必会受到严惩。
墨家有“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规矩,巨子腹之子杀人,秦王念及腹年长且无其他子女,决定赦免其死刑。但腹仍然按照墨家规矩对其执行死刑。
与儒家讲求尊卑贵贱的思想截然不同,墨家追求人人平等,反对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兼爱”的思想,要求对所有人共同对待,不分亲疏,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因此被孟子骂为“无君无父”之人。
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的许多思想与儒家有着鲜明的对立态度。如儒家重视厚葬,认为这是孝的体现。
但墨家要求节葬,认为厚葬是无用的浪费。儒家重视礼乐,但墨家反对礼乐,认为这只是贵族阶层的奢靡享受。儒家主张宿命论,而墨家认为宿命论会使人怠惰顺命,荒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