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出自:《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
节选: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翻译:
冒着夜雨剪来了青鲜的韭菜,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主人感慨见面的机会太难得,开怀畅饮一连喝干了十几杯。一连喝干十几杯还没有醉意,令我感动你对老友情深意长。明日分别后又相隔千山万水,茫茫的世事真令人愁绪难断。
这首诗作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左右,当时的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公元759年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回华州时经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于是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
诗歌描写了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文章平易真切,层次井然。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是一种内在的沉郁顿挫。
明日(我们又)将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都)如此渺茫
词语解释:茫茫,指广阔;深远;空旷。
世事:1.世上的事 2.人情世故,此处应为后者。
全句释义:明日(我们又)将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都)如此渺茫。
出处:赠卫八处士
作者: 杜甫
作品年代:唐
全文: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全诗赏析:这首诗写久别的老友重逢话旧,家常情境,家常话语,娓娓写来,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相关词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基本解释:
1.比喻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更多引证与解释:
1.广大而辽阔。
《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俯视大江 奔,茫茫与天平。”
明 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沧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 鸿干 者否?”
朱德《苦热》诗之一:“滚滚 长江嗟还逝,茫茫大野喜云封。”
2.遥远。
汉 荀悦《<汉纪>论》:“茫茫上古,结绳而治。”
唐 杨衡《桂州与陈羽念别》诗:“茫茫从此去,何路入 秦 关?”
清陈维崧《女冠子·本事》词之二:“路茫茫,度海云鬟乱,还宫绣带长。”
龚尔位 《怀人》诗之二:“茫茫数千载,微言亦云终。”
3.渺茫;模糊不清。
汉 扬雄《法言·重黎》:“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
唐 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茫茫十月交,穷阴千馀里。”
宋 王安石 《吴任道说应举时事》诗:“独骑瘦马冲残雨,前伴茫茫不可寻。”
清 杜濬《登金山塔》诗:“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陈其通《万水千山》第二幕:“夜雾茫茫,月色朦胧。‘迎春亭’伫立山岗。”
4.纷繁,纷杂;众多。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隋书·音乐志上》:“茫茫亿兆,无思不遂。”
唐 李白《古风》之十九:“俯视 洛阳川,茫茫走 胡 兵。”
清 秋瑾《宝剑歌》:“ 炎帝 世系伤中绝,茫茫国恨何时雪?”
5.茂盛。
《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注:“茫茫沉沉,盛貌。”
唐 刘长卿《经漂母墓》诗:“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宋 王安石《和农具诗·耕牛》:“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参考资料
汉典:https://wapbaike.baidu.com/redirect/16bbj_olurkOKDZLuAzR_HgE2iN3IVFiYULTcDZoyIcW-GHxdiXflkGL42IqAjADW87PPTgC8aCALcO-zgFoW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