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北缘经历了漫长的地友掘质演化,区域构造十分复杂。区内线性构造以近东西向、北东向、北东东向为主,此外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也较发育(图2-3)。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之间具复杂的交切、复合关系;同方向构造常平行、等距呈带状展布;某些构造有长期继承性发展。对区内构造格局、岩浆活动及地层发育有控制作用;线性构造具有不同的规模、序次和级别,在地史演化中的作用也不同。
一、东西向构造
区内东西向构造十分发育,活动时期早,最早形成于太古代、元古代,又多次复活,常被其他方向构造构造切断,而不连续,对区内不同性质的岩石建造、岩浆活动和金属矿产分布起控制作用,是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许多成矿带或成矿区的展布方向受该组构造控制;主要6大断裂构造。
(一)乌拉特后旗-白云鄂博-化德-康保-赤峰深大断裂带
该断裂呈近东西向,大致沿北纬42°线通过,出露长约2000 km,长期控制着其南、北两侧迥然不同地质单元的大地构造发展史,构成华北板块和兴蒙造山带的分界线,对两侧地质构造的演变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断裂带西段近东西向带状分布海西期各类侵入岩,均产于该深大断裂中,它控制着两侧一系列金矿(床)点的分布。断裂自西向东,各区段的形成、发展、切割深度、地球物理场反映、活动方式和演变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据此可分为西段、中段及东段。(1)西段:西起北大山南,东至口井子一带,呈东西向直线状延伸。挤压破碎带宽1~2km,糜棱岩化、碎裂化及片理化等动力迹象发育。断面倾向北,倾角50~70°。断裂带地貌特征为一东西向平直沟谷或断崖,断层三角面发育。该断裂在加里东期初具规模,海西中、晚期活动强烈,并伴有大规模的中酸性-中基性乃至超基性岩浆活动,直至中、新生代仍可见其活动迹象,是个规模巨大活动时间长、力学性质有多期转化特点的岩石圈断裂。断裂向东、沿雅不赖山、阿尔格林台山、德斯特乌拉诸山的北侧通过,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整个古生代和中生代初,南侧长期上升隆起遭受剥蚀,北侧发育了古生代地槽型沉积建造。(2)中段:西轿告衡部从狼山北侧通过,向北东延伸至川井一带,经白云鄂博北、化德县延入河北省境内,与康保-围场深断裂相接。中元古代,断裂南侧强烈拗陷,形成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类复理石建造;断裂北侧则开始其地槽生涯,沉积了温都尔庙群的优地槽型建造。直至古生代晚期,断裂对其南北两侧的地质发展仍具有控制作用。(3)东段:自河北围场北延,经赤峰、平庄、查尔台等地,向东延入辽宁省,呈东西向,表现为规模巨大的挤压破碎带。破碎带走向呈波状弯曲,倾向多变,时南时北,倾角陡立,一般在70°~80°间,破碎带宽窄不一,从数百米至数千米,带内可见大量压碎岩、糜棱岩和千糜岩,形成大量挤压片理和构造扁豆体。沿该断裂带附近出现不同规模的矿床和矿化现象,包括白云鄂博稀土矿床、赛乌素、金厂沟梁等金矿床以及硫化物铜镍矿床等,与深断闭做裂及其分支断裂的长期性、多幕性活动及其所导致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有一定联系(内蒙古地质局,1991)。
图2-3 华北板块北缘航磁及重力线性构造解译图
(二)临河-集宁深断裂
该断裂西起临河北,向东经乌拉特前旗北、武川县、察哈尔右翼中旗至集宁,向东延至河北境内,与尚义-平泉深断裂相连接,呈近东西走向,总体沿北纬41°左右展布,主要由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推覆构造等构成。地球物理特征显示,是一条向下延抵至莫霍面,倾向南的大型断裂破碎带,其表现形式为近地表倾角较陡,而越向下倾角则逐渐变缓(李洪喜等,2008)。(1)西段:临河-乌拉特前旗,被地表大面积分布的厚达数千米的中、新生界覆盖。断裂北侧展布近东西向的大面积的磁负异常,南侧为正异常。(2)中段及东段:乌拉山北缘-集宁以东,为正、负地貌的分界线。其中沿大青山北侧延伸至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区段,由数条近东西向断层和糜棱岩带组成断裂束或大破碎带。破碎带岩石包括乌拉山群片麻岩、元古代基性侵入岩、古生代及中生代花岗岩等。处于重力高与重力低异常的转换部位。断裂北侧主要展布近东西走向的大面积负磁异常。南侧属高值正磁异常区。太古宙末—古元古代为断裂发生期,它控制了太古宇和古元古界的分布,南侧主要为太古宇上、下集宁群和乌拉山群。沿深断裂带及其北侧为古元古界色尔腾山群和二道洼群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中元古代,断裂南侧上升隆起,长期遭受剥蚀,而北侧则大幅度拗陷,形成东西向海槽,沉积了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类复理石建造。断裂在古生代活动仍很强烈,主要表现为基性-中酸性岩浆带状侵入活动。到中生代,断裂可能具有走滑性质,产生一系列具拉分性质的断陷盆地。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受到由北向南强大挤压应力作用,断裂表现为向南逆冲性质。新生代以来,断裂仍有继承性活动,在乌拉山北坡控制着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内蒙古地质局,1991)。
(三)尚义-丰宁-隆化(大庙、平泉)-宁城-阜新断裂带
该带于内蒙地轴的南缘,西与临河-集宁深断裂相接,经冀东的尚义县,向东至赤城后,分为北、中、南三分支:北支为赤城-丰宁-隆化断裂带;中支为大庙-娘娘庙断裂带,往东延入辽西,受北东断裂剪切,往北滑移,与宁城-阜新断裂带相接;南支为赤城-平泉断裂带,形成分支复合断裂带。其于太古宙末形成,控制了早元古代地层的分布,从中元古代开始,控制了燕辽裂陷槽边界及沉积,被断裂作用诱发侵位的岩浆,既有直接来源于上地幔的基性岩浆,又有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浆,形成了元古代富钾碱性岩系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在后来的构造运动中多次复合,对海西期、燕山期的岩浆活动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反映了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多期次开合演化历史(陈昌勇,1998)。
(四)乌拉特前旗-呼和浩特深断裂(山前大断裂)
西起乌拉特前旗,向东经包头、呼和浩特,沿乌拉山和大青山南麓呈东西向延伸,长约370千米,深断裂北侧是高耸的乌拉山和大青山脉,南侧是平坦的河套平原,构成山脉与平原之间天然分界,最大高差达千余米。在区域磁场中,断裂北侧为正磁场区,南侧为低值正、负磁场。东延至卓资县—集宁一带。早侏罗世,断裂已具雏形,断面南倾。北部为断陷盆地,南部为上升隆起。晚侏罗世末期,表现为由南向北的逆冲推覆,致使北侧阴山地区的冲断层、逆冲叠瓦构造及低角度推覆构造普遍发育,并与其北部相邻的临河-集宁深断裂形成南北对冲之势。早白垩世,断裂性质发生了变化,北侧大青山及乌拉山抬升,南侧下沉,显示正断层特征,奠定呼、包断陷盆地的基础。自始新世开始至全新世,断裂北隆升南降低垂直运动加剧。大青山南坡的某些原生金矿(化)点可能受该深大断裂控制(内蒙古地质局,1991)。沿这一近东西向巨型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具有良好的构造-岩浆-成矿条件。特别是与上述韧性剪切带群及其有关的韧脆性、脆性断裂作用及偏碱性岩浆活动的同时,伴随有多处金矿化,自东向西,有阜新以北的排山楼金矿床-承德一带的金矿床-崇礼东坪金矿床-乌拉山、哈达门沟金矿床等一系列金矿床的形成,并预示沿着这一巨型的内蒙古基底隆起带南侧的韧性剪切带群,对今后金矿等找矿勘查具有良好前景(内蒙古地质局,1991;崔盛芹等,2000)。
(五)乌拉特中旗-武川断裂
由大佘太经公义明、下湿壕、酒馆,过武川大兰旗到察右中旗至白音查干一带。该断裂带控制着大青山中部新太古界、古元古界最重要的两套绿岩带的展布,并有加里东、海西、燕山旋回的多期岩浆活动。它的长期演化、多期活动为金矿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热动力条件以及赋存空间。该断裂带控制金矿床(点)20余处,以及大量金、铜、铅锌化探异常和金重砂异常。十八顷壕-公义明-纳令沟韧性剪切带也受着本断裂的控制(内蒙古地质局,1991)。
(六)密云-喜峰口-锦西断裂
断裂带位于燕山台褶带的内部,西起密云,可能继续往西延,现被燕山旋回侵入体所利用而被掩盖,向东经喜峰口延至辽西锦州一带。该带除对中新元古代沉积岩相、厚度明显控制外,还控制了元古代非造山岩浆活动,如密云沙厂环斑花岗岩体,还有古生代晚期的超基性岩体,中侏罗世火山侵入活动。特别应指出,在燕山期该带与NNE向断裂带交叉处,控制了冀东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并被利用成为北拆离带的组成部分。该断裂控制冀东金厂峪、峪耳崖、牛心山等金矿床的产出和分布(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
上述东西向断裂带在区内将结晶基底切割成东西向条带、且在南北方向上具有隆起带和坳陷带相间的格局。
二、北东-北北东向构造
大多数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和它们控制的成矿带受NE向线性构造控制,如赤峰南部的铭山、马鞍山、努鲁尔虎三个北东向隆起控制了金矿带的分布。
(一)宝音图西缘断裂
该断裂经巴音查干至宝音图,走向北北东向,为天山造山带与兴蒙造山带的分界(内蒙古地质局,1991)。
(二)宝音图东缘断裂
该断裂经索伦山南缘德日斯至杭盖戈壁,与西缘断裂平行展布,为宝音图隆起与桑根达来坳陷的界线(内蒙古地质局,1991)。
(三)大同-张家口断裂
断裂从陕西吴旗,沿北东方向经大同西缘向北延伸,到张家口西,向北东穿过白云鄂博-赤峰板块边缘大断裂,是一条基底深断裂,该断裂在太古宙就有活动,控制两侧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李俊健等,2010)。
(四)赤峰-锦山断裂
该断裂北起解放营子,中经赤峰,南至锦山之南,沿北东方向延伸近百千米,因地表覆盖而出露差,卫片线性特征明显,延伸连续,在重力场上具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为不同布格重力异常的分界线:北西侧呈线状分布的重力高异常带,南东侧是呈线状分布的重力低异常带。该断裂于锦山之南被喀喇沁岩体占据(王时麒等,1994)。
(五)八里罕-红山断裂
该断裂向北可延至嫩江一带,在华北板块北缘经赤峰红山、楼子店、小城子、南至八里罕,地表断续出露,呈北东方向延伸,倾向在延伸方向变化不定,或向南东或向北西倾斜,该断裂为中生代盆缘断裂,控制中生代盆地的展布,地表标志为宽数十米乃至上百米的破碎带、角砾岩化带,通过岩体时表现为糜棱岩化带。在断裂中可见喷溢的新生代玄武岩,在断裂两侧的岩层中常见与之平行的次级断裂和剪裂带,以及中性和酸性岩脉,该断裂是一条具有多次活动的平移断裂带,下延深度大(王时麒等,1994)。
(六)承德-北票断裂
该断裂是太古宙克拉通化以后,中、新元古界蓟县裂谷系出现时形成的,是内蒙地轴与燕辽沉降带的分界线。控制南部裂谷系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沿断裂北西部古老结晶基底中有一系列金矿床(点)产出,其中金厂沟梁金矿床就分布在其与北缘断裂的锐角交汇区内(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
三、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具有中、东部较新,西部较老的特点。东、中部主要发育于中生代中后期,西部活动于元古代-早古生代,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许多矿田的展布方向,甚至矿脉的展布呈北西向,受该组构造控制,如红花沟金矿田,它的展布方向呈NW向,红花沟、莲花山、柴火栏子三个金矿床呈等间距排列在NW向构造线上。金厂沟梁主要矿脉基本上呈北西-北北西向产出(王时麒等,1994)。
四、南北向构造
南北向构造不太发育,规模较小,一般多由物探信息显示,地质上常表现为对岩体的就位和形态产生影响。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向构造发育时期较晚,切割东西向构造,并对中生代岩体和后期的盆地产生影响,西部地区的构造活动开始较早,影响古生代、中生代岩浆活动。
华北克拉通北缘构造复杂,区域构造格架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首先,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并在中新元古代形成似盖层沉积,古生代发育稳定盖层沉积,近东西向早期(太古代—元古代)构造十分发育,后期又多次复活。其次,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构造演化受近东西向板块边界断裂的影响,东西向构造长期活动,且占有主导地位,部分地质建造显示出华北克拉通与北部造山带的过渡性质,受沿边界发育的规模巨大的海西旋回岩浆活动的影响,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不出现相对稳定的大型坳陷盆地。第三,中生代以来的东西构造分异使华北克拉通北缘呈现出新的构造格局。中东部地区受环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强烈影响,成为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化区,其主要特点是:(1)中生代大规模出现北东向构造带,并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早期东西向构造复活,出现北东东向这一新构造类型;(2)大规模出现北东向中生代岩浆岩带及火山断陷盆地。西部地区受中生代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弱,而表现为:(1)始终以东西向构造占主导,北东向构造相对不太发育;(2)各时期的岩浆活动均呈近东西向,中生代岩浆活动微弱;(3)中生代发育大型坳陷盆地,受复活的东西向构造控制(陈昌勇,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