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洞庭湖,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岳阳楼,只是,因人、因事、因情而异。这湖和楼,或许永远在心里,但一旦遇到极乐、极悲、极忧、极愤之时,这湖这楼便会在心里腾空而起,无限铺开,高高矗立,逼人不敢仰视。
确实,范仲淹压根儿没到过岳阳,没登临过在他之前也并不是特别有名的岳阳楼。范仲淹两岁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朱文翰,朱文翰曾担任过安乡县令,范仲淹很小的时候,随父亲在安乡度过了一段时光,并留下过“书台夜雨”的读书佳话。
那么,他一生都没到过岳阳,一生没见过岳阳楼,为何能在《岳阳楼记》中将四周景物描写得如此的酣畅淋漓、使《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呢?其原因就是政治在文人胸中投影后的反映。我们知道,范仲淹庆在历三年(1043)牵头组织了“庆历新政”,改革吏治,加强军备,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收入,但由于触动了当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改革遭到反对,范仲淹也被贬官放逐。
于是,他借助《洞庭晚秋图》,把自己心中对改革不成功的愤恨、受贬的屈辱、个人理想、国家担当全部浓缩在这篇文章中,因为改革道路坎坷,才会有“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才会有“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因为小人得志、忠臣遭贬,才会有“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所以,表面写景,实则写改革,写心情,写抱负,写怨气,如是而已。
现在说起第一大淡水湖是鄱阳湖,而实际上以前,洞庭湖的大小丝毫不弱于鄱阳湖,也就是在最近一百年光景,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一大半。洞庭湖古时候称为云梦、云梦泽,这名字既霸气又有诗意,作为数得着的大湖,洞庭湖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智者乐水,范仲淹这种智者是见过洞庭湖这种类似景色的。
岳阳楼记的主旨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事实上作者是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绪上写出来,那文中的景色也正是浊浪排空和波澜不惊的两重天既然如此,浊浪排空的景色,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范仲淹治理海潮时的景象。而波澜不惊,又可以想象范仲淹荡舟太湖的景象。这一切的来源,其实还是很清楚的。然而,抛开所有的景色,作者的心情无外乎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这种心态,这才能成为兼济天下的人。
智者乐水,范仲淹这种智者是见过洞庭湖这种类似景色的。范仲淹是苏州人,就靠着太湖,太湖的景色和洞庭能差多少?再说范仲淹曾在泰州治水修堰,那水浪波涛汹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