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为什么会降低失业率

2024-11-03 02:16: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种情况短期内会存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会使物价上升,商家有利可图,就会招聘员工,扩大生产,从而失业率下降。

在短期中,人们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人们实际得到的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从而使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投资,增加就业,失业率下降。在此前提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正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这也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

在长期中,人们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人们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这时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拓展资料:

经济学解释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后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前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

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此举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若干(奥地利学派)学者依旧使用通货膨胀一词形容此种情况,而非物价上涨本身。因之,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代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以下所述,除非特别指明,否则“通货膨胀”一词意指一般性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之反义可为“通货再膨胀”,即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或紧缩的程度降低。也就是说,一般物价水平虽然下降,但幅度缩小。相关词为“通货膨胀率减缓”,即通货膨胀上升速率减缓,但不足以造成通货紧缩。部分学者认为,中文“通货膨胀”一词字面上容易给人通货本身价值增加的联想,建议改称“物价膨胀”,但并未广获使用。



回答2:

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好!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非直接的,不好说通胀会导致就业率上升还是降低!
过去有个很混蛋的美国总统针对降低失业率说过一个非常扯淡的“挖坑理论”:失业很简单,就是没活干了,于是他认为找人挖坑是个很好的办法。别管挖的坑有没有用,只要开始挖坑,那就需要工人,那工人的失业率就降低了,接下来工人要吃饭、要用工具,那样制造业和食品需求也拉动了,接下来一系列的需求就拉动了,社会失业率就降低了。
而中国政府是一个切切实实学习并发扬了这个混蛋理论的政府,所谓的挖坑对中国官员来说就是政府投资。为了保证GDP增长率,政府每年都规划很多大型投资计划,预算从几十万到几十亿不等。只要这些投资计划一旦启动,对国内的就业需求拉动力量是非常强也非常明显的,但是这些钱也不是政府财政收入所能负担的。那么,钱从哪里来?很简单,印钞票。2008年对外公布的4万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12年也有,具体数字还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内通货膨胀。
导致通胀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当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或过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比如一次性投入货币量过大,国外大量抛出中国货币储备等等。
失业率降低的原因只有一个——国内需求增大。需求增大是国内经济复苏或增长的一个标志,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内需增大,政府投资是一其中一个办法。
所以,政府投资可以降低失业率,同样也可以造成通货膨胀。但是政府投资过盛无疑是透支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就像是给国家注入了一只兴奋剂,投资额越大,兴奋剂的效果越强。在兴奋剂效果消失前,国内形势看起来会一片大好,就业率也会上升。但是,一旦过了药效,政府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和失业风险。
说到这里,LZ你看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降低有什么关系?

回答3:

1958年,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用近100年的数据验证了通货膨胀率(原是名义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即低失业的年份往往有高通货膨胀,而高失业的年份往往有低通货膨胀。菲利普斯的贡献是:揭示了两个(事实上是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关联关系。在菲利普斯的分析框架中,经济增长率(产量)与通货膨胀率(价格)是正相关关系,而与失业率是负相关关系,与就业率则又是正相关关系。菲利普斯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年以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发表了《反通货膨胀政策分析》,他们用美国的数据也验证了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关系的成立。

此后,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变异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1968年,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文中认为,除了在短时间以内,货币政策不能做的一件事是在菲利普斯曲线上盯住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一种结合。也就是说,在长期,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存在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强调的是,试图通过控制名义变量去盯住实际变量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谓货币中性的理论。其二,196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的“滞胀”(经济停滞导致的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发),199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双低”(持续高增长下的低通胀和低失业并存)和我国近几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都是在坐标第一象限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能解释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还认为,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波动的。例如,当衰退中实际GDP减少时,就业、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总消费、总投资、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也都减少。相反,当实际GDP出现增长时,则上述指标都会出现上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就不尽然,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就业、消费得到相应增长,而且出现较大的反差。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体制性特征:增长与投资的互动(互相依赖、互相推动)过强,与就业、消费互动偏弱,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回答4:

通货膨胀后,工人的名义工资一般不变,实际工资下降,也就是劳动力价格下降,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上升,即降低失业率。

回答5:

简单的说 1.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企业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增加雇员 所以减少了失业;2.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降低,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企业增加雇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