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教师关,教育观。

一篇3000左右的论文。。急啊,,
2024-12-02 02:37:1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
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美: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来讲就是: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

-----新课程的教师观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者。以往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主角,领导学生如何学;学生的课堂活动几乎是由教师支配、指挥而进行的。而今,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应转变这一观念,做学生学习的真正促进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是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掌握知识本领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其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满堂灌”的领导,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其控制。

二、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为者。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统一。以前我们常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在应把这一概念放宽了,这里的学不单指学生的学,教师本身也要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是边教边学,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重复着陈旧过时的信息;教师的工作应叩紧时代发展的步伐。知识的更新换代,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当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学习者。就拿新课改中英语这科来讲,新教材中出现的许多新词汇,是我们部分任课教师以往不曾接触过的,许多新词甚至在牛津字典里也查不到。这些新东西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旧知识,而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主动地去吸取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三、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关系,不存在位高权重的地位高低之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是指挥者和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就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他们不应是任凭摆布的个体,而是有自主权和自 由的活动参与者。

四、教师是活动过程中的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者,在师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前提下,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的过程和分享教学成果。在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孤立开来。教师扮演的不仅是指挥者、组织者,更应是他们的合作伙伴。

五、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从一个规定的教学大纲和一定的教学方法,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一个以自己课堂教学材料和课堂活动的主动创造者。因此,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他人的理论成果和现成的教学模式,做他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要积极钻研出一套以自己课堂教学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教学方法,作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者和探讨者。

-----------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中,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①]应当指出,人从来就应当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人的认知,人的情感,以及人的意志等都应当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必须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使教学充满活力。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生成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从生成的内容来看,课堂生成既有显性生成,又有隐性生成,显性生成是直接的、表层的,隐性生成是间接的、深层的。从生成的本义来说,生成主要指隐性生成,隐性生成最具有发展的功能。从生成主体来看,课堂生成有学生生成,也有教师生成,即课堂教学不仅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课堂教学要成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教学相长的真实写照,也是师生人生幸福的共同源泉。

回答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切

回答3:

引用
教师观: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教学观: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ps: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粘贴复制过来的答案,是我自己从书上搜集整理出来一个个字打上去的。有关第一个学生观的问题,因为相关的书和资料上,基本上是没有提及或者很少提及,所以只能给出这点答案。括号里文字是学生观问题的要点和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