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汶川地震持续时间这么长?

2024-10-31 01:23: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后,又先后发生上千次余震,距震中约100公里的成都市区期间也有多次强烈震感。那么,成都等震区群众如何才能平安度过“余震期”呢?今天下午五时许,本网主持人通过前方记者肖林联系到了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杜方来解答有关问题。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肖林
本网主持人:杜研究员您好,欢迎您做客新华网访谈栏目。现在距地震发生已有一天多时间了,到目前为止共发生了多少次余震?强度如何?最大的震级是多少?

杜方研究员:余震在不断发生,每一分钟都有发生,只是震级有大有小。有的是由于区域不同,人们的感受程度不一样。仪器可以记录的微小地震,人是感受不到的。到目前已有3000多次,强度最大6.1级,发生5到5.9的地震有10余次,发生6.0以上余震已经3次。

本网主持人:现在成都等震区群众非常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余震大约还有持续多长时间?

杜方研究员:因为主震震级比较大,达7.8级,因此余震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具体要看余震的衰减情况,目前地震部门仍在监测当中。目前在逐步衰减过程当中,一种是频度的衰减、一种是震级的衰减。

本网主持人:今天,成都市区许多党政部门及单位的职工仍坚守岗位,其中一些干部群众身处高楼,那么在发生余震,特别是较强烈余震的时候,人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需不需要出楼躲避?

杜方研究员:7.8级地震发生后,成都市的震感比较强烈,但地震发生在汶川,距离成都市有一定距离,地震波传播到成都后有个衰减,因此成都震害不可能达到震中程度。成都高层建筑震感比较强,原因是地震大。首先不要恐慌,现在已经发生的5到6级余震,成都市民已经感受到了,明显震感减弱了。关键是建筑有没有质量问题,如有质量问题或危房,要注意避开危险房屋,一般按国家要求抗震设防的建筑都没有太大问题。

本网主持人:在地震发生后一天多里,社会上有一些传言,称某个时段会发生余震,具体的时间和震级都说得非常清楚。您怎样看待这种“地震精确预报”?

杜方研究员:从13日开始出现各种关于地震的传言,如13日下午18时以前成都及周边要发生6级地震、某时某刻会发生多少级地震。从目前地震预报水平看,地震部门不会做出如此准确的预报,请群众不要误传误信。如有新的情况,地震部门会向社会及时公告。

本网主持人:昨晚,我看到不少市民为了躲避震灾,开车到郊区,晚上就住在车里,您认为这种办法妥当吗?能否概括讲讲,群众到底该如何平安度过余震期?

杜方研究员:如果是危房,可以采取适当的避震方式,但也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车内缺氧等其它意外情况发生。如果是按照抗震设防要求修建的房屋,就没有必要惊慌。余震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还要监测余震的衰减情况,在这个衰减过程中,在原震区仍然存在发生中强余震的可能,成都地区也有可能有感,但不必引起惊慌
据中国地震局说余震会持续一至两个月

回答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发震断层走向为225°、倾角为39°、滑动角为120°,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9.4×1020-2.0×1021
nm,相当于矩震级mw7.9-8.1。汶川大地震的破裂长度超过300
km、破裂持续时间至少达90
s。整个断层面上的滑动量(位错)分布很不均匀,平均滑动量约2.4
m。滑动量最大的区域在汶川-映秀一带,最大滑动量达7.3
m;另一个滑动量较大的破裂区位于北川一带,一直延伸到平武境内,其最大滑动量达5.6
m。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机制在震源过程中随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变化(图4)。具体地讲,震中至汶川段的震源机制接近纯逆冲,相当于一次mw7.5地震;汶川至茂县段具有一定的走滑分量,相当于一次mw8.0地震;北川至平武段的走滑分量较第二地段更大,相当于一次mw7.5地震;而平武至青川段的走滑分量最大,明显超过了逆冲分量,相当于一次mw7.7地震。从时间上看,第一阶段为从发震开始至震后10
s,释放了总地震矩的7%;第二阶段为震后10
s至震后42
s,释放了总地震矩的61%;第三阶段为震后42
s至震后60
s,释放了总地震矩的9%;最后一个阶段为震后60
s至地震结束,释放了总地震矩的23%(图5)。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回答3:

因为我国已经进入地震高发期